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檀:蜕变的中国富豪,有毒的商业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2日14:09  南都周刊

  叶檀(资深财政评论员)

  中国民营企业家形象全部被掺上“三聚氰胺”,肯定不是企业家单方面的失误,而是市场运行机制方面出现了大问题,洞察到这一点,并予以及时的救助,中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才不会异变为与权力结合的干劲。

  任何一个从行政支配型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的经济体,权力都会成为企业家配置资源的润滑剂,但权力一旦成为企业家手中拥有的惟一权杖,总有反噬企业家精神的一天,这也就是企业家精神目前所显示的异兆。

  要获得资源,尤其是巨大的资源,必须与权力密切结盟。让人悲哀的是,那些上市的民企在扭曲体制与贪婪之心、机制性风险的刺激下,往往以急功近利之心,在潜规则的作用下,在最短期的时间内在资本市场无所不用其极获取暴利,近有黄光裕在中关村、三联商社的表现,远有江苏阳光,这导致投资者对民企的印象急转直下,不仅使民企在股票市场的融资渠道更加逼仄,更使权力对民企的管制有了民意的盾牌,更加堂而皇之。

  很明显,在权力与落马民企所代表的市场之间,存在稳定的非均衡,部分企业通过权力获得财富,有了财富与权力结合得更紧密,导致市场权贵阶层大量诞生,这既激发民间对市场的反弹,更使真正的市场力量受到压制,难以抬头。我们看到的是非驴非马市场化,与非驴非马的计划经济。

  只要目前的资源配置方式不改,总有富豪为追求权力暴利铤而走险。黄光裕如果不倒下,那么,他们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在毒化市场的环境;当黄光裕等企业家一一倒下后,我们不得不惊异地发现将面临市场的无垠荒漠,剩下的是自称能走向市场的国企。中国经济模式,正在危险的三岔路口,面对最危险的挑战。

  中国的企业家除了现代管理高手外,大多喜欢读盛宣怀、胡雪岩以及近现代政治领导等两类人物的传记。

  前者是目前企业家的先祖,让他们感同身受。这些企业家生存于农业文明为主的环境中,面对的是官督商办、官商合办这样的朝廷与商人共同出钱、管理权尽归官员的资源配置与组织管理模式,这些企业家各傍一路政治力量,甚至成为张之洞、李鸿章等维新派官员的理财专家、维新顾问。后者则让很多企业家赞不绝口,认为一卷在手可以尽知中国国情,关键在于,还指明了管理公司、应对政商关系,获取社会资源的捷径。那样的英豪,是中国许多企业家心向往之的生存状态。

  如果说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以领袖兵法、历史权谋、商业丛林战三大法宝接合而成的大拼盘就是。中国的企业家正在丛林、商道与权谋之间徘徊,如果他们不能刮骨疗毒,继续用潜规则图谋他人,那么,就将为市场化的商业文化挖下巨大的坟墓。

  不公正的游戏规则最容易诱发民意,民意从一个个倒下的企业家案例中找到了最好的宣泄口。从民意的角度出发,权力介入市场不仅拥有了更合理的借口,还使市场文化成为最大的替罪羊。无论是房地产市场化,还是石油行业的民营禁入,市场失灵都成为最佳的挡箭牌。这到底是市场失灵,还是权力资本大举扩张恶化了商业生态,这一根本问题被悄然化解,市场因此遭到消解。

  中国富豪大败局:他们积累了风险重重的财富,却丧失了财富的正义;他们获得了各种头衔,却并未得到市场法则与市场文化这两把真正的保护伞。中国富豪大败局,更是中国市场文化的大败局,古今中外权谋大杂烩把商道底蕴排挤得七零八落。中国商业文化的大败局,终将给中国的市场化设立最深层次的障碍,这一点,不仅从牟其中、黄光裕这些业已垮台的富豪身上,更从目前仍在纵横捭阖的企业家身上,从对市场化汹汹而来的舆情上,从国企数量下降而体量更为庞大这一触目的现象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体制、社会、文化,酿就了一杯苦酒,需要靠有诚信的企业家慢慢稀释、消解,最后建立中国本土的诚信和尊重产权、尊重公平竞争规则的商道。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