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军
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12月21日在上海成功闭幕。此间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表示,明年“一定还要来,希望民进党、台联党也派人来参加,让这个平台更具有多元性,包容不同的意见,寻求更大共识”。而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王毅则表示,这个论坛既欢迎各政党各界人士,也欢迎两岸主管部门人士作为特邀专家参加,“见解不同的也欢迎”。
事实上,这次的国共平台,单单是党主席就来了四位,除了国民党,台湾的亲民党、新党、无党联盟等,都派员参与。虽然这些政党在台湾都有着不同的代表性,但大体属于泛蓝。两岸代表对论坛的告别致辞,为将来的政党交流留下想象空间:将来是否可能有泛绿方面“见解不同”的人士参与?若这真成为现实,两岸政党交流、大陆对台政策无疑将进入一个新的成熟稳定期。
1990年代初期,国民党在台湾执政时,两岸启动了“白手套”的制度化协商,那时候,现任台湾领导人马英九正是“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特任副主委”;而2005年以来,国民党的一系列大陆访问行程和国共平台的建立,把两岸关系从冰点拉回,并逐步加温。在两岸经贸整合方面,国民党政策稳定务实,国共两党沟通顺畅,而在2008年国民党完全执政(且占立法机构近四分之三多数)之后,从政党平台的共识已化为制度化协商的成果,政治阻碍最小化正是两岸交流的良机。
然而,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台湾岛内的政治尽管有相当的关联,但很多时候是两个系统,也就是说,国民党两岸政策的开明理性,未必是选举政治中的当然胜算;甚至于政策执行中难以避免的枝节困难,却会给政治对手奉上炒作议题的把柄。尤其是当两大主流政党在两岸政策上分歧过大,与台湾内部“认同政治”综合作用,将成为两岸关系的最大变数。
虽说如今民进党因为弊案影响而元气大挫,影响力沉入谷底,但因台湾内部因素而产生政党轮替,致国民党再度在野的可能性,理论上、制度上仍然存在。国民党若下野,两岸交流整合的共识,由什么力量来承载?即便未失去政权,但在选举频仍的台湾政治格局中,各种力量的消长、权势的转移随时都可能发生,此外,“群众路线”、媒体舆论,对民意的左右也不可小觑。因此,稳定的两岸关系,仅有国民党的合作是不够的,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的基本共识还有待构筑。
长期以来,大陆方面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个现实:无论是泛蓝还是泛绿,在台湾都拥有数量不等的支持者,这些民众的总和才构成“台湾人民”。以2008年“大选”为例,尽管民进党失败,但仍然有500多万台湾选民为民进党候选人投票。大陆要争取的台湾民心,当然也包括绿营人士,这正是开展对台政党交流不能完全放弃泛绿阵营的原因所在。
事实上,在民进党内部,并不乏对两岸关系温和理性的声音。在陈云林访台期间,即有民进党的政治人物公开在报章撰文反对民进党中央“围城”的决定,认为两岸三通是趋势所在,“为反对而反对”只会伤害民进党。
民进党之所以失去政权,是因为其两岸政策闭锁冒进、“去中国化”伤害泛蓝族群,以及岛内施政贪腐无能。现在民进党需要反躬自省,正处在全面重新整合政策的时期。此刻是大陆正面影响民进党的机会之窗,如能让更多对台官员和学者,与民进党甚至其他深绿政治人物以平和心态进行接触,存异求同,或许有助于寻找最大公约数。对一些治学严谨,却心怀芥蒂、从未踏足大陆的民进党学者和智囊,可以请他们来大陆走访参观,改变他们对大陆的既定印象。对绿营人士采取何种态度,将影响绿营群众,多少能在民进党内权力结构调整的阶段,影响其温和派在党内的话语权和决策力。
民进党并未放弃“台独”党纲,与之接触,挑战大陆政策底线。但为了两岸的持续和平,底线之上更广泛的政党交流是必经之途。怀敌附远,是最高明的政治智慧。
(作者系《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记者,数次赴台采访两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