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志军:说句民谣给茅于轼听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07:08  中国青年报

  作者:叶志军

  平安夜里不平安,茅于轼又点炮了!24日,茅于轼出任理事长的北京某研究所发布“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研究报告,称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耕地保护会导致房价大涨。(《每日经济新闻》12月25日)

  前半句话如果是袁隆平说,也许能有可信度;后半句换做任志强甚至王石,或能差强人意。不知道茅于轼先生什么时候改行为“三农”问题专家兼房地产商。莫非,这就是江湖传言的“替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难怪连与会的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局长高铁生都怒而退场。

  在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局长和国务院“三农”问题智囊面前谈“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问题,需要勇气。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屡屡语惊四座的茅先生。他的那些包括“提高高校学费”的标新立异的观点已够“雷”人的了。问题是,论证一个观点能否站得住脚,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名气,更需要的是事实和道理。

  曾几何时,《谁来养活中国》一文引起了国人的警醒。时隔多年,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证明,中国人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不是茅于轼先生眼中的“世界市场”。众所周知,多哈会谈不断陷入僵局的一个原因是,世贸组织重要成员在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上难以达成一致;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没人肯把自己的农产品问题轻易托付给市场。用国务院“三农”问题专家的话讲就是,“每年全球粮食交易量才2亿多吨,而中国每年粮食需求为5亿吨,中国如果缺粮,谁供应得起?!”

  如果一定要在耕地保护和房价大涨之间找关联的话,那尽快使“小产权房”有个说法,倒是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中国目前的现状,必须有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和“18亿亩”这道红线,不然的话,大量耕地会成为权贵资本的盘中盛餐,受益者决不是平民百姓。

  退一步讲,即便茅先生的理由成立,城市化即代表现代化,国人也不必为自己的粮食安全担心。那么请问,对于那些失去耕地而被城市化的农民来说,社会保障体系准备好了吗?农民具备成为产业工人的能力吗?不知道茅先生的数据库能拿出怎样的数据佐证“洗脚离田”的农民一定比原来生活得好?反倒是在经济困局中,农民工返乡的消息提醒人们,作为一个必需的“保险箱”,耕地之于农民此时显得多么的珍贵。

  如果说只有依靠减少耕地来加快城镇化乃至现代化的步伐,只能说我们在农业上的发展还不够均衡,而不是恰恰相反。我们要做的是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出率,而不是总在卖地上打主意做文章。

  过去,唤起农民有句民谣是“要吃米,找万里”;如今,在茅先生的嘴里,这话要改成“要吃粮,靠市场”。只不过,当农田里摆满了钢筋水泥盒子的时候,谁能饿着肚皮唱阳春白雪呢?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茅于轼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