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晏扬:从外企半夜逃跑反思我们的招商观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07:39  燕赵都市报

  作者:晏扬

  据中央电视台12月22日报道,2003年以来,仅山东青岛一地,非正常撤离的韩企就有206家,涉及工人2.6万人,拖欠工资1.6亿元,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韩国第一大报《朝鲜日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3年前,一家韩国皮革企业进入中国山东胶州市,3年来,该公司不断增加当地银行贷款,拖欠工人工资,对房租、供应商和客户的负债也达到最大限度。今年2月的一个晚上,公司30多名韩籍高管留下两亿人民币的债务突然消失……

  对于中国这样的投资热土而言,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来了走、走了来,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正常之处在于,有些外企是偷偷摸摸地“半夜逃跑”,走得很不负责任,甚至是非法撤离,他们带走了能带走的一切,却留下一屁股债务,欠工人的钱,欠银行的钱,欠供应商的钱。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社会稳定和谐,不得不接手这个烂摊子,拿财政的钱去填无底洞,而因外企“半夜逃跑”引发的工人闹事,近来不时见诸报端。

  这些“洋跑跑”是可憎的,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防范外企非正常撤离,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就此,日前国家四部委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对于如何跨国追究“洋跑跑”的责任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在笔者看来,事后究责固然重要,但难度可想而知,重要的是,我们应当把防范外企非正常撤离的“关口”前移,防“洋跑跑”于未跑。换言之,通过“洋跑跑”现象,我们其实有很多教训值得吸取。

  首先,“洋跑跑”有一些共同特点:大多是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大多数是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这样的企业本不在我们欢迎之列,但近年来这样的企业却大量涌入中国,为何?商务部研究院海外投资研究中心主任邢厚媛说得一针见血:“山东一些地方长期以来有一个很不好的做法,就是不科学的发展观和不合理的政绩观,每一个岗位的干部都有招商引资的指标,这就使得招商引资不计后果,不区分良莠,一律招进来。”其实,这个问题岂止山东省独有?试想,如果我们秉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选资”,抬高外企进入中国的门槛,那么这些无力履行社会责任的不良外企就会有很大一部分被挡在国门之外。

  其次,与不正确的“招商观”一脉相承,一些地方给予外企的待遇实在太优厚,他们可以很方便地从银行获得巨额货款,可以长期拖欠工人工资,甚至会被地方政府“挂牌保护”,谁也不能去监管他们。正是这些“超国民待遇”让一些外企变成了特殊企业,埋下了不负责任的种子,结出了“半夜逃跑”的恶果。

  再次,很多人认为,外企非正常撤离与金融危机有关,而实际上,以青岛市为例,早在2003年就出现了“洋跑跑”,2003年跑了21家,2004年跑了25家,2007年跑了87家,逐年增长。也就是说,这个问题早已存在,可是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警觉和重视,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遏制,甚至长期没有将这个问题曝光于世,更不要说进行制度上的反思和修补了。这一点本身就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防范“洋跑跑”,事后究责只是被动之举,将防范“关口”前移才是主动、治本之策。一方面,要将防范“关口”前移至招商引资环节,变“引资”为“选资”,将那些不符合中央产业政策,或者可能无力履行社会责任的外资坚决拒之门外;另一方面,要将防范的“关口”前移至日常监管环节,取消一些不合时宜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外企的监管力度,同时向银行、供应商提供相应的预警信息。从更深层面来说,“洋跑跑”现象与一些地方不正确的政绩观、招商观直接相关,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我们的政绩观、招商观,才是遏制“洋跑跑”现象的根本。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外资 撤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