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灏:这次中国亮剑没有带出威胁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6日08:14  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刘灏

  中国海军即将启航前往索马里海域,我们听到了掌声——尽管其中依然有着各种各样的揣测。不过,西方媒体自身也开始检讨2008年对中国的报道,认为西方过去对中国的报道与解读,太过于妖魔化、简单化。

  《纽约时报》19日称,这是中国海军当代第一次部署到太平洋以外的区域,“我们绝对欢迎所有国家,海盗不是美国或者美国的同盟能独自解决的难题。”美国第五舰队发言人对该报说。同时,国际海事局发言人也称这“完全是一个积极的进展”,“这会受到欢迎,”“索马里海域受到的威胁太大,国际海军的存在非常不足。”

  对中国派遣海军的目的,《国际先驱论坛报》说,中国约有60%的进口石油来自中东,其中大部分要经过亚丁湾,经过那里的还有大批来自非洲的原材料,这一运输线对中国来说相当重要,但中国船只却接连在那里被劫持。正如法新社昨日的评价,“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对公海显示兴趣,这毫不意外。”

  这会是中国“外洋战略”的一步吗?《亚洲时报》19日称,“索马里的海盗把中国拉进了深海。”而《泰晤士报》23日社论说,通过承担全球安全责任,“中国如今可以证明它作为世界大国的成熟。它知道,此举会受到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的欢迎。”

  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产经新闻》称这是中国“外洋战略的一步”。韩国《朝鲜日报》19日称,这可能是中国海军“全面进军海外的信号弹”。如果这也算公开表示担忧,日本《读卖新闻》22日说,中国向索马里派出海军,让日本政府官员感到“非常挫败”,因为有十多个国家已经派出军舰,“如果日本没法在奥巴马政府上台前派出,日本就会在与奥巴马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上落在中国后面。”而此后就有了日本考虑向索马里派出海上自卫队的消息。看来,担忧并不是目的。

  此前在讨论中国要不要派遣海军护航时曾有人担心会引发“中国威胁论”。但从目前看来,这种担心有些多余。按照《泰晤士报》的说法,中国这是“承担表面上看似无私的全球安全责任”,“向一支国际部队提供帮助”,因此中国邻国“很难公开表达自己的忧虑”。而按《华盛顿观察》的说法,派几艘军舰去亚丁湾不算什么大动静,更不该被视为“中国威胁”的体现。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维护自己海外利益,只要有理有利有节,就并不一定会激发“威胁论”的老调。不过,我们却不能期望中国海军能短时间就让海盗猖獗现象结束。沙特《阿拉伯新闻》23日的社论说,没有证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国际海军的存在会阻吓住海盗。“没有索马里秩序的恢复,就没有索马里海盗的终结。”

  中国2008年发生的众多事件,占据了西方媒体的大量版面。《卫报》25日发表历史学教授杰弗里·瓦塞斯顿的评论说,“今年英语世界对中国的讨论分成两种”,“大量西方对中国的报道,特别是媒体过度追求轰动效应,因此继续着类似的俗套,将复杂的中国现象简单化”,而在积极方面,一些“以不同方式报道中国的作者”,“都超越了对中国过于简单化的幻想”。杰弗里认为,这样的报道在近年越来越多,“对中国的报道正进入一个黄金时代”。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flash

更多关于 中国 军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