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升亮
纪念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元旦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座谈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总结宝贵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大陆方面新阶段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主张与构想,必将在海内外引起积极反响。
贯穿这篇讲话的基调是一种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尤其是充分照顾台湾民众期待与要求的务实精神。《告台湾同胞书》之所以能够引领过去30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准确把握时势,顺应民心民意,从国家民族最高利益出发,以极大的创新精神与理论勇气解决现实问题。胡锦涛讲话紧紧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提出了诸多有新意的提法。
在对一个中国的内涵、两岸现状的认知方面,讲话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前提下,考虑到台湾各界的意见,提出了更具包容性也更能增进两岸共识的解释。“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等说法,既正视现实,又面向未来,为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告台湾同胞书》中有关促进两岸交流的主张,尤其是此后大陆方面明确提出的推动两岸“三通”的目标,在2008年得到了全面实施,正在变为现实。如何在“三通”及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上,将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向更高阶段,讲话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的主张。这很可能是未来一个时期两岸经济关系特殊化与紧密化的基本发展方向。
讲话对两岸文化交流特别是两岸青少年交流给予了特别关注,显示出宽广的视野与历史远见。当前的两岸形势为大规模的两岸文化交流创造了良好条件,讲话提出的“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新构想,如果能够顺利实施,则意味着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迈向机制化的新阶段。
为了在两岸“大三通”时代推进“大交流”,讲话以极大的包容精神,向岛内一切赞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人士发出呼吁,希望他们能够以民族利益为重,共同促进两岸同胞的大团结。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讲话还对民进党及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喊话”,表明只要他们改变“台独”分裂立场,大陆方面愿意作出“正面回应”。
讲话对岛内民众十分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军事安全顾虑着墨甚多,集中阐述了大陆方面愿意在一个中国基础上及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通过两岸协商务实解决问题的基本构想。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探讨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问题等主张,在未来一段时间有可能成为大陆方面的具体政策甚至两岸共同行动,一旦有所突破,对两岸关系和缓气氛将会有极大的提升。
过去三十年两岸关系发展史已一再证明,大陆对台政策的积极调整,往往会直接带动两岸关系取得明显进展。胡锦涛2008年末讲话,也必将给2009年及未来若干年的两岸关系发展增添强大动力。
□孙升亮(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