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学农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歌曲《常回家看看》脍炙人口。在日前召开的女性维权交流会上,武汉大学罗萍教授却从中看出了“不和谐音符”——性别歧视。“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哪怕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罗萍逐句点评:“在大家心目中,爱唠叨的是女性,该受累的也是女性”……。虽然只是一首歌,却反映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女性歧视。(1月4日四川新闻网)
窃以为,一首能被坊间记住和传唱的歌曲,它一定是紧叩苍生脉搏的,它在旋律与吐字之间,传递而出的必然是百姓所思的民生信息与真情感受。这是因为歌曲除了有让人身心愉悦的娱乐功能外,它还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常回家看看》之所以一唱成名,很快成为传递百姓心声的一首“金曲”,正是因为它的轻快节奏与率真表达的平民语言。它描绘出的是一幅父母与子女温馨团聚的幸福画面。
显然这幅画很美。可这首歌传唱几年后,罗教授突然语出惊人,扣上了一顶“女性歧视”的道德高帽。我认为,不就是一首百姓喜欢传唱的歌曲吗?犯不着如此吹毛求疵。自从人类社会有男人与女人起,男女之间就存在着性别上的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并非仅是权力意识与人文道德的后天渗入,而更多的来源于生理、体质上的天然区别。就拿上了点年纪的女性爱唠叨的这种生理现象来说,这在我们社会原本就存在,实际上已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的一种温暖习惯。
在我们的印象中,母亲在耳边一次次的叮咛,是关心是呵护,正像《儿行千里》的歌中所唱的那样,“一会儿看看脸一会儿摸摸手/一会儿又把嘱咐的话装进儿的头”,母亲的这种唠叨更是一种亲情融融的嘱咐。想必罗教授也是一名孩子的妈妈,当看到久不回家的孩子跨进家门时,一定是拉着孩子一唠叨就是半天吧。而且当你抽空回到你的母亲身边时,你的母亲一定会唠叨的,你大概不会将这种唠叨认为是“性别歧视”吧。这实则是生活中的真实部分,压根儿与“歧视”不着边际。
其实,罗教授这一言论只不过是为了标新立异,玩噱头以达到轰动效应罢了。虽然产生了预期的效果,但却真实地背离了苍生语境。对父母的尊敬与赡养,需要我们社会的立体性互动,每一个奔波在外的孩子都该抽空回家多听听母亲的唠叨。作为学者,更应具苍生忧患意识,多共振社会脉搏,多回家看看,从而真切地感受社会,发出对社会更有价值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