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盛大林:制度频频复辟也是一种折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5日08:27   珠江晚报

  作者:盛大林

  日前,全国人大针对《侵权责任法(草案)》进行审议,而关于“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务人员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条款,明确表示受害人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医务人员有过错才能要求赔偿。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有患者认为,由于医患之间信息完全不对等,受害人很可能因为缺乏医学知识而无法找出医务人员的过错。而医疗界人士则表示,该项规定能有效减少过度医疗,避免医疗费用过高。同时,原来对医生不利的举证倒置改变后,有利于医院方面减少管理成本。(据1月4日《信息时报》)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倒置”也要“复辟”了?之所以说“也”,是因为还有一个制度是否“复辟”也正在争议之中,那就是“五一”长假。广州大学民俗学专家汤国华日前表示,“五一”长假应该适当延长。在去年“五一”小长假之后,就出现过类似的声音。

  医疗事故举证责任的倒置制度是2002年开始实施的,至今只有6年多的时间。而取消五一长假及节假日调整是去年刚刚开始的。法律制度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翻来覆去,这是不是“折腾”呢?

  也许有人要说,如果制度不合理,那就应该修正。可问题是:如果以前的制度合理,当初为什么要改呢?

  看看双方的理由,你会发现现在的争论与几年前几乎没有区别。患方说没有举证的能力,医方说会导致过度医疗……当初双方也都是这么说的。如果说情况有一些变化,那就是“举证倒置”之后医疗机构的意见一直很大以及“看病贵”问题日益严重。可是,取消“举证倒置”就能根治“看病贵”吗?“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医疗体制,“过度治疗”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的原因——既然医方意识到“过度”,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过度”的行为难道也是制度的错吗?如果因为医方意见大就“复辟”旧的制度,那么要是“复辟”后患方的意见更大,是不是还要再“复辟”呢?实际上,当初之所以改革医疗事故责任举证制度,主要就是因为信息和责任严重不对等导致患方的严重不满。

  人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的,关键就看利大还是弊大。“倒置”当然有它的弊端,“谁主张,谁举证也有它的弊端,这就需要综合权衡。同时也要认识到:任何制度都是权利义务的分配,不管最终如何确定,都会有支持者和反对者,如果因为有人反对就反复,那就永远也定不下来。

  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应该具有稳定性。它不应该频繁修改,更不应该反反复复。如果说“医疗事故责任举证倒置”和“五一”长假改小长假确实不合理,那至少说明上一次的修改是错误的、失败的。那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以后还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不管最终是否的结果如何,都希望立法机关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意见、慎重作出决策,一旦确实下去,就别轻言修改——在我看来,制度频频“复辟”,也是一种“折腾”!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举证 倒置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