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毕诗成
元旦晚上与家人一起看电视,在某频道看到了一个由演艺明星与来自地震区孩子共同表演的诗歌朗诵节目。带着被感动的初衷仔细聆听,怎么听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味,看毕,愤怒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说起来,该节目非常符合“主旋律”:几位女明星扮演的是给了灾区孩子很多帮助的“妈妈”角色,她们很动感情地用煽情的词语,抒发着对灾区孩子的牵挂;而那些确实来自灾区且失去了妈妈的孩子,用稚嫩的普通话与有些颤抖的声调,表达着他们对这些好心“妈妈”的感激。一切都那么“自然”,类似的一幕以往也常常出现。但在长篇的诗歌当中,充斥着让人别扭的词句,为了表达有好心人照顾他们,竟然用上了“我感到了幸福,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妈妈”之类的“骄傲”语句;为了表现孩子重新找到了家的温暖,那么长的与妈妈“对话”中,竟然没有一句表现对于升入天堂的母亲的思念。更离谱的是,在诗歌朗诵结束的时候,主持人上来说,灾区的孩子们为该晚会精心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大家。但礼物打开一亮相,竟然是印刷得整整齐齐的数十张写满“谢谢”的横幅!现场一阵阵掌声,我却一阵阵脸红。看着那些手举横幅,但表情无比沉重的孩子的面孔,我真想走上前去,为这个由文明人所导演的感恩节目对他们造成的伤害说声“对不起”,并希望以此对他们有所抚慰。
我们太习惯于用这种一厢情愿的方式表现人间大爱。诚然,社会关心灾区孩子、孩子感谢大家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能够深刻打动人的。但在这样的表达方式中,是否足够尊重了孩子的情感,是否过于按照我们的逻辑强加给他们一些东西,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失去了妈妈的孩子来说,在刻骨铭心的2008年结束、2009年已然到来之时,怎么可能没有对于亲生母亲的深切思念?又怎么可以简单地因为“有了更多的妈妈”就完全忘记母亲而歌颂起“更多的幸福”?
此时此刻,如果他们发出“您在那边还好吗,我在这里想念您”之类真情呼唤,难道真会抹杀社会各界关心他们所形成的温情效果吗?此时此刻,如果他们拿出的是最想给妈妈展示的小物件,而不是那些糟糕的印刷体“谢谢”,难道台下的观众会说他们不懂得感恩吗?孩子是感情最丰富的群体,我们不能愚蠢地按照我们简单的叙事逻辑,将他们视为可以随意摆布的道具。
基于春节来临的温馨气氛,很多晚会必然会同样以展示“全社会关爱灾区孩子、灾区孩子感谢全社会关爱”这样一个最最主旋律的东西做主题,我不知道,类似的场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会不会陆续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