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诗成:社情民意不通则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6日08:48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毕诗成

  “保证社情民意渠道畅通,方便群众随时咨询或反映问题,您那里的党委、政府做得怎么样?”《人民日报》与人民网日前联合推出了“地方政府开通社情民意通道,你们那通了吗”网络调查,调查显示:68.7%%的网友不知道所在省区市的政府领导热线、信箱或其他联系方式,96.8%%的网友认为 “不畅通”,而反馈不及时、遭遇推诿塞责、沟通渠道形同虚设,是网友反映最强烈的问题。(1月5日《人民日报》)

  民意渠道不畅通算是老话题了,总觉得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还在讨论这等最基本的民主问题,让人难免有些心生凉意,也时时感到语言匮乏。但这样一组数据由《人民日报》这样的党中央机关报发布出来,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因而也迅速被各大网站置于显著位置。这背后或许不乏舆论的期待:希望《人民日报》的这组数据,能带动起新一轮对于社情民意的特殊关注。

  这种特殊关注,在当下的时局中显得格外急迫。刚过去的2008年地方政府吃过不少苦头:出租车罢运事件接连发生,瓮安、陇南等地多次出现群体性暴力事件,警民冲突酿成命案惨剧,甚至出现了“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与“厌世报复社会”个体,社会摩擦、冲撞如此激烈,一个根子就在于社情民意渠道的不够畅通,群众不满无法及时得到疏导。

  就在昨天,新华社主办的《瞭望》新闻周刊在一篇文章中称:2009年中国社会还可能面临更多的矛盾冲突,或许将成为群体性事件高发年,处理分寸亟待把握。怎么处理?怎么把握?当然不是“拼命捂盖子、使劲拦上访、尽量不上报”这些老手法;当然不是“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这些老思路;当然不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这些老教训——— 一个重要思路就是把功夫用到日常之处,在及时地疏导社情民意上做文章。

  民意也一样。拨开2008年发生的那些群体性事件,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凡是社会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莫不是民意表达渠道极不畅通的地区,莫不是底层涌动的汹涌民意与官员的长期懈怠、不断折腾形成强烈落差的地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些“事件”就是为长期欠账支付的代价。中医有理论叫“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政治上的“不通”也是要“痛”的,“小痛”久了难免是要拖出社会“大痛”来的。68.7%%的网友“不知道”所在省区市的政府联系方式,这还不算可怕,或许可以解释为尚不需要找政府去诉求,但96.8%%的网友认为“不畅通”就不同了,这意味着在想找政府表达的人群中,只有3.2%%的人能及时得到了反馈,对身边的民情通道表示满意。这是一个可悲而且可怕的数字。

  根子在哪里?这些年领导热线、政府信箱、官方网站,甚至官员博客都有了,咋就结出这么个“果”来?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五花八门的民意渠道徒有其表,在人员配置、资源分配、部门设置等形式上做得非常足,有一套“看起来很美”的体系,但这套体系解决矛盾的本领不高,老是干拖延、推诿、踢皮球之类的事情,最终让好端端的渠道沦为了摆设与装饰。而老百姓对“花架子”只能叹息,别无他法。

  如政治学家吉登斯所言:当代社会已经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对于当前中国而言,这种执政能力的要求尤其要高。否则就如学者亨廷顿所言,发展中国家就可能会因权利觉醒和民意诉求增多而突然迸发,强烈冲刷社会的承受能力继而出现社会不稳定。

  老问题不等于不是问题。我们正处身于一个历史关键期、矛盾凸显期,化解形形色色的大小矛盾,为社会装上足可倚重的减压阀,釜底抽薪之策似乎就在于对民意的尊重、回应、疏导之上,在于通过更多的赋予民权而彰显民意之力——— 这将是最大的政府善治,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各级政府必须直面的首要问题。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民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