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徐开彬:河南内乡县长尴尬的知县后裔寻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07:32  东方早报

  作者:徐开彬

  日前,由河南内乡县长全新明策划、由该县县衙博物馆实施的“‘天下第一衙’寻找内乡知县后裔活动”,寻找元、明、清以及民国期间共232名历代知县后裔,并计划举办“内乡县衙知县后裔祭祖”活动和专题文艺晚会,举办“内乡县衙知县后裔专题展览”,并出版《内乡知县后裔名录》。县长全新明表示,这次“寻亲”是发展当地旅游的一个载体,对提高内乡县衙的知名度有重大作用。(1月6日《东方今报》)

  过去的历任知县,作为当地行政长官,身后都有些正史野史。全县长的提议,是一次历史和文化的发掘,既可以提高地区知名度,也可以依靠血缘纽带,找到些颇有影响和建树的内乡知县后人,这其中可能不乏企业家、艺术家、学者,能为该县带来些投资和出谋划策。再加上内乡县有个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县衙,县长此举也能扩大该县衙知名度,发展旅游业。更何况,这也符合中华民族寻根问祖的历史传统,可以激励人们向有所作为的古代官员学习,为民造福、留名青史。所以,全县长的目的算得上一举三得。

  不过,这种“知县后裔”寻亲,也注定了全县长的尴尬之处。历代封建知县,由于他们服务于朝廷而不是服务于人民的阶级局限性,虽有清官但可能昏官贪官更多。全县长既然要寻找历代知县后裔,当然免不了也要历史工作者或者从知县的后人那里找到些讴歌各位知县的史迹,不然,怎能迎合那些知县后人来故里参观和投资呢?而这样的结果,就成了为历代封建官员唱赞歌的闹剧,这不是一个当今社会的县长所该做的。

  而且,232名知县,按古代一房几妾的习惯,自元代至今,代代相传,后裔不知有多少人,可能遍布全国甚至海外各国。这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去联系当事人,确认和整理相关史料。这只能是项劳民伤财而无甚意义的活动。也许,照全县长的办法,国家应该寻找历代皇帝的后裔,这样可以提高那些国家博物馆的知名度。不过,这类做法,只能张扬血统论,以出身论英雄,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也贬抑了大众的历史地位。

  作为内地一个闻所未闻的县,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和发展旅游确有其难,内乡县的此次寻亲活动,尚未正式开启就要面临夭折变数,不过也已免费达到了推介目的,让全国众多网民知道了这样一个县衙博物馆,这也算全县长和媒体的一份苦劳吧,但愿它能吸引一些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最后,笔者有几点建议。如果该县的寻亲只局限于历代为官清廉的县官们的后裔,其合法性将大大增强,也更能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如果全县长对研究后裔群体感兴趣,也许该调查有多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后代到现在还没有脱贫。我不了解全县长作为县长的能力,不过我觉得应该让全县长在更高层级充分发挥其品牌和地域营销专长,把河南众多古迹和旅游资源向外推介,这对全县长个人和当地而言,都是好事。(作者系旅美学者)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县长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