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期待棚户区改造刷新城市改造旧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07:49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在“城中村”改造之后,北京市的区县级政府开始把目光投向近郊的边缘地带,今年首次提出了改造“棚户区”的概念。按照规划,通州运河源头的上营地区、门头沟区的采空区以及丰台的南苑老镇成为今年棚户区改造的试点。

  此次“棚户区”的改造,最大的亮点莫过于改造主体由开发商主导变为由政府主导,从旧屋拆迁到新房入住,政府一管到底。政府取代开发商,行政职权回归,商业操作和商业利益淡出城市的改造,这显然将使城市的改造更契合公共利益,防止与民争利,避免目前城市改造中的种种混乱现象。

  然而也要看到,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公共利益的自动实现。要使城市的改造真正实现公正公平,必须建立一个公开的利益博弈机制,让居民有权参与其中,让外部的监督充分介入。

  具体地说,三大“棚户区”的改造牵涉约10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当地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如居民小组会议、社区协商会议,听证会等程序,尽可能地让居民发声,与政府商讨改造的规划、安置的办法、补偿的标准等。这种商讨过程应当允许媒体参与,实现信息的透明。

  例如,三个棚户区中,门头沟区采空棚户区与南苑老镇由于地理原因不适宜居住,整体拆迁,异地安置应当争议不大。而通州区上营棚户区,并不存在同样的问题,是不是非得由住宅区改建为商业区?是不是非得采取异地安置的方式?事实上,当地居民对于异地安置还是有些不同意见的,例如当地居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搬迁之后年轻人找工作会很成问题”。由于在本地熟人熟事,上营社区很多年轻人都从事治安员、保安等工作,一旦搬到陌生的地方,这些人的再就业将成为一个不小的难题。

  不仅是就业,由于历史的悠久,棚户区的居民有着一个熟识的邻里交际网络,假如拆迁将这一网络打散,这些居民融入到新的社区交际网络中将是一个漫长过程。正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所说,大型旧城改造工程,不应采取大规模投资改造和搬迁的方式来进行消灭,而应通过鼓励和培植自我更新的能力来逐渐改善现状,使之不与城市原有的物质和社会结构相割裂,重新融入原有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空间肌理。

  城市改造不只是个建筑物的以新换旧,其中种种复杂的民生问题,政府部门并不能完全从宏观视角上观察到,这时民意的畅通表达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政府主导不应简单是从开发商独揽改为当地政府独揽,而应当是刷新城市改造的模式,从决策的“单中心”,走向“多中心”,建立更民主、更开放的决策执行模式,如此方可使城市改造真正符合公共利益,得到最大多数民意的认同。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棚户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