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光远
如同当年中资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引发的诸多争议一样,3年后,随着解禁期的相继来临,这些战略投资者减持股份的行为同样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和不小争议。
继上周三瑞银全部抛售所持有的中行34亿H股后,美国银行成为第二个在锁定期结束后出售中资行股份的境外战略投资者。1月7日,美银以折让12%的价格出售56.2亿股建行股票,与此同时,李嘉诚基金会也证实,从1月8日开始配售20亿股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中行的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亦打算减持该行股份。
而这似乎只是一个开始,就H股市场看,目前禁售期已满的中资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数额非常庞大,市场担心的是,美银和瑞银的减持行为将引发战略投资者的羊群和蝴蝶效应,对目前已经非常虚弱的市场造成极大的下行压力。
作为当年引进的战略投资者,不待限售期一到就匆匆忙忙减持股份,一方面似乎和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不符,另一方面,这些战略投资者以大幅折让的价格减持股份,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银行业前景的担忧,战略投资者减持对未来的中国银行业意味着什么,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银行业景气的结束,这都是目前民众迫切想解读的话题。
其实,对于战略投资者抛售股份的行为,如果仅仅计算战略投资者的账面盈余,并以一个受害者的心态来看待抛售行为,显然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能从硬币的另一面看到他们给中资银行的禀赋带来了什么,也许我们距离真理会更近。
应该承认,中国银行业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3年来,变化之大前所未有。这不仅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上,更体现在中资银行的金融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资银行实现了从官僚金融机构到公司制企业的文化嬗变,这是一种文化的跃迁。也许3年前,过于自卑的金融弱国心态让我们付出了高昂的学费,引发了“贱卖论”的争议,但现在看来,这样的学费,如果在更长一段时期能够换来一个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银行业的崛起,无疑非常值得。3年来,中国银行的变化已经表明,引进他们改变中国银行业基因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是我们对中国银行业3年变化的基本判断和态度。
但商业伦理告诉我们,对投资者而言,他的第一要义就是盈利,这是天经地义的;其次才是合作和共赢。我们一定不能把所谓的战略投资等同于白头偕老,永远持有股份。认为他们在危机关头,乘着账面尚有投资盈余就赶快出逃,这显然不是分析问题的正确路径,应该具体行为具体分析。
我们看到,瑞银之所以着急抛售股份,完全是自身流动性枯竭所致,为了避免破产的命运,只有出售股份换取流动性以保命。而美银减持的目的很简单,一方面也是补充自身的流动性,另一方面,通过出售获得盈利改善财务报表。以1月5日1美元兑换7.75港元的汇价计算,美银此次减持可套现28亿美元。2005年美国银行入股建行的价格是1.32港元,此次出售建行股份,美国银行净赚18.85亿美元,这对于提升其本身的财务报表作用显著,绝非因为看空中国银行业的前景而套现外逃。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机构基本都面临流动性不足的困境。随着解禁期的到来,像瑞银、美银一样的减持行为肯定会相继出现,对此应该有完全的心理准备,而且以平常心看待,不要夸大其带动效应,更没必要因此看淡中国银行业的前景。目前中国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已经体现,他们虽然可能减持,但绝对不会大比例减持。这不是什么资本的恩赐和国际主义的人文关怀,而是中国银行业仍然能够给危机中的他们提供安全的避难港和带来足够丰盛的利润。(作者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