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诗成:骇人语录警示独尊经济学家之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07:49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毕诗成

  经济学家的策略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推动经济发展,却不一定能做到长期、科学的发展。过分听信经济学家的意见,而忽视人文科学等其他领域学者们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教训。

  1月8日《新快报》报道,近日,网上盛传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学家骇人语录大全》的文章,文中收录了厉以宁、张曙光、张维迎、郎咸平等著名经济学家的言论。一些经济学家的话的确让人无法理解,如“房价涨得快是好事” ,“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 ,“腐败是改革的成本”等。

  可以想见,这些“骇人语录”必然会使某些经济学家遭到舆论质疑。或许,有的语录忽略了话语存在的背景,有断章取义之嫌,但是,在涉及社会分配、福利制度、房地产市场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领域,有些言论的立足点离民生很远,却是不少人的感觉。

  应该承认,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经济学家都是“平民经济学家”,都研究“穷人经济学”。正如德国学者斯宾格勒所言,评价一个知识分子首先应该看他是否对现实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的确,经济学家不能为了迎合民意而不讲科学,但是,经济学家更不能总站在利益集团一边,为他们服务。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更为可行的不是改变经济学家,而是改变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过于重要的地位——现在,某些负责“解释世界”的经济学家正在对“改善世界”起着过于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长时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由于某些地方过于看重GDP,奉行经济至上主义,所以经济学家在一些地方被奉若神明,经济学成为这个时代最为张扬的“显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曾说,现在,很多重大决策,确实都会倾听专家们的意见,但这些专家,十个里面大概有八个是经济学家,再加上两个社会学家或政治学家,没有一个是人文学者。的确,在一些地方,人文学者基本淡出了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很少有领导愿意听一个哲学家、文学家谈论中国应该往哪儿走。

  经济学家的语录“骇人”不可怕,但让这些“语录”在现实中“害人”更可怕。尤其是在资源紧缺、污染加剧、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面前,我们正越来越明白,经济学家的策略可以在短期内快速推动经济发展,却不一定能做到长期、科学的发展。当然,其主要原因要到决策部门那里去找,但不能否认,过分听信经济学家的意见,而忽视人文科学等其他领域学者们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教训。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就要从这种偏差中走出来,让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充分博弈,这样,不但我们的社会能更加公平,经济学家想为利益集团代言也不太可能了。

  相关阅读:

  刘建江:中国经济学家骇人听闻的语录大全

  刘正山:中国经济学家雷人语录年度排行榜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经济学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