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童大焕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7项措施。决策层此前已多次强调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更早些时候,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警告,在未来10年中,失业及就业的巨大压力有可能成为导致青年与社会间紧张、冲突关系的第一因素,青年人口有可能成为劳动力市场上的高风险人群。
在中国城乡分割、“身份社会”的体制与社会背景下,很多大学生被寄予带领家庭乃至家族“翻身求解放”的重望。而在以相对购买力为标准的内地高校收费全球最高的现实约束下,许多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如果这个群体无法承担起相应的托付,甚至面临长期失业、连自食其力都成问题,后果是非常严峻且难以预料的。
因此,把大学生就业作为就业问题中的重中之重,并且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的救助和失业救济等工作,是非常正确的。鼓励大学生下基层、到部队、到中小非公企业、自主创业以及给予西部志愿大学生建立学费减免和生活补贴等制度,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乃至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都是题中之义。但这些都是小修小补的工作,还没有从增量上解决增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这一根本问题。
应该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就业难,并非世界金融危机的副产品,而是我国长期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必然反映。早在危机之前,每年至少25%以上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便已持续经年。中国虽然号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但在全球范围内,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很低的大学生比例,社会仍然没有能力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岗位。
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往往也越发达,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也越大,容纳大学生等相对高端人才的能力也越强。大学毕业生最适销对路的就业岗位就是服务业,尤其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然而,我国出现了一个异于正常社会发展路径的现象:经济越发展,服务业占比越低。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副司长夏农曾经表示,近年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在2006年环比下降0.5个百分点后,2007年又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39.1%。
究其因,是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过度垄断,导致那些原本最能容纳大学生就业的领域,就业容纳人数极其有限甚至不断萎缩。如电力、石油、电信、铁路、民航、金融等领域,始终没有能够全面向社会开放,甚至于“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行政主管部门给相关行业的准入设置很高的门槛,实为维护部门垄断利益甚至权力寻租,却美其名曰“规范管理”、“提高行业水准”……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必须看到,小修小补所能产生的作用是有限的。要从根本上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找到一条理想的途径,需要尽早下决心在一些领域迈出改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