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采萍:给官员的好坏作风算一笔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7:19  燕赵都市报

  作者:刘采萍

  改善政府作风的前提,我们以为,要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着手。所谓亲民作风,不止于一句问候、一个微笑那么机械,公众首先要求的,是真正民主的参政议政机制,是能够畅通表达意见、公正博弈利益要求。

  今年两会上,政府作风问题是个热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09年要从省直机关抓起,在全省公务员队伍中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好不尽职责、服务差、不讲标准、效率差、不守纪律、乱作为等问题。省委书记张云川在座谈时还特别谈起,有投资者向他“抱怨”个别政府职能部门的“老爷作风”。

  “坏”的政府作风,恐怕危害还不只是吓跑、气跑投资人,会令社会付出更多代价———降低经济的、社会的运行效率,使企业和公众深陷权力腐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泥潭,浪费大量社会有形与无形的资源;消解和谐气氛,导致摩擦与冲突,严重损害公权力的威信与能力;污染社会风气,破坏社会基本诚信体系,严重干扰公民和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这些危害,几乎每天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频繁上演。

  一个做小本生意的读者曾向本报反映:从2004年至今,他每个月向“管理部门”上缴的费用由八十元涨到了四百元,但是,这还不是最让他发愁的,他心里最害怕的,是执法人员找他“聊天”,“请他吃饭”。因为每次吃饭他不仅要埋单,还要送烟送酒,这笔意料之外的支出,常常影响到他们夫妻二人和孩子的生活。我们进一步观察摊贩密集的小市场还可以发现,在管理较正常、收费较低廉的时期,经营者往往倾向于尽量遵守规范,努力降低污染、扰民等问题带来的对抗倾向,力求以合规经营“收买”一个生存空间;但是,当管理者一再提高收费而放松管理时,他们的“破坏性”反而增强,因为大幅割让利润既令小商小贩气愤,又让一切逾矩行为显得理所应当———一旦过去通过良好经营实现的“收买”变现为各种有名、无名的收费,他们必然降低其他方面愿意和能够承担的成本,其经营活动的“外部性”自然更加严重。

  这只是政府“坏作风”后果一个微不足道的举例。在更大更重要的经济、社会运作层面,相同逻辑的事情也层出不穷。为什么很多名头显赫影响巨大的企业,总是干出一些让全社会失望乃至愤怒的、违背道德底线的事?为什么这些本该是维护社会安定与发展的力量,却总是给人们的信任以沉重一击?不能不说,在与“行政”打交道的过程中,为克服各种层出不断的腐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这些企业或经营者付出过多消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他们终于拥有了市场“通行令”,会突然咬牙切齿:够了,现在是拿回成本的时候了……种种迂回、勾结、收买,只会带来劣币驱逐良币、“灰色”经营理念甚嚣尘上的结果。而这一切,最后都将由公众和社会承担。

  因此,对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而言,政府作风是极有价值的推动因素,所有的发展理念和方略,都必然落实于此,也必然起点于此。古今中外,越是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的阶段或地区,其行政系统越表现出高效有序和公平公正的风格。二者之间的这笔账,值得所有公务系统人员认真算一算。

  由此而言,省两会提出的“作风问题”实在值得深入讨论下去。而改善政府作风的前提,我们以为,要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着手。政府机关自己说的“好作风”不是“好作风”。怎样的作风才算“好作风”,必须听普通老百姓的。所谓亲民作风,不只于一句问候、一个微笑那么机械,公众首先要求的,是真正民主的参政议政机制,是能够畅通表达意见、公正博弈利益要求。两会之后,各部门各机构如果能在这一层面表现出更多突破,则必然赢得群众更多的掌声。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官员 作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