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曹旭刚:权力规制到底要经过多少次下不为例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8:16  重庆时报

  作者:曹旭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日前表示,今年地方政府不许再越权出台税收、财政等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1月11日《新京报》)

  看到这条新闻时,我不禁乐了,一下就想到“下不为例”这个词儿。姜伟新的表态中将“不许”、“再”和“越权”三个词儿组合到了一起,琢磨琢磨这三个词组背后的意思,我恍然大悟:原来,去年不少地方政府轰轰烈烈搞的各种房地产救市政策,都是越权的啊。

  说到这,我就纳闷了,既然是越权的,那相关主管部门去年咋就没个声响呢?如果说,当时各地方政府是出于对民众切身利益的照顾,才不得不出手,我相信,百姓还是很受鼓舞的。但问题是,去年不少地方轰轰烈烈的救市运动,是在一片强烈的质疑声中上马的呀。那个时候,咋没见相关部门站出来表态呢?

  前一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关于铁路内部人员以票谋私者,一经发现立刻解除劳动合同,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的表态,也被不少网友奚落与嘲讽了一番。严格来说,姜伟新与王勇平的表态,都是为维护民众权益而作出的,但为啥会遭遇同样的不信任呢?

  这恐怕不能怪民众在胡搅蛮缠。现实中,一些部门经常是“表态的高手,行动的矮子”。具体到这两个部门来说,铁道部多少年来面对春运大潮手足无措,一票难求已成严重的社会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肩负着住房建设的管理工作,却在一路飙升的房价面前少有作为,制度出台了不少,现实却改变不多。如此背景下,让老百姓咋对你的表态有足够的信心呢?

  因此,还请手握大权的各大部门,踏踏实实地将手中的权力行使开来,发现违规的事情千万不要再“下不为例”了:该处罚的就处罚,该制裁的就制裁。须知,推动各种事务恒定而健康地向前发展的动力,只有不被虚置的制度,而非无关痛痒的表态。而权力部门公信力的建立,靠的正是这种持续的对规则和制度的坚守。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坚守相关规制,对两部门来说,还会遭遇如此待遇吗?公众还会不信任吗?答案不言而喻。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建设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