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发芾
初步确定的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为65720亿元,比上年实际财政收入增加8%,“一方面收不上钱来,一方面又要扩大财政投入刺激经济增长,财政部的两难局面已经非常明显了。”一位财政部官员对记者表示。(新华网1年11日)
按照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近日披露的消息,2009年国家将减税5000亿元。但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更多的支出,收来的少了,这就是财政部官员所说的两难境地。因此,也有报道说2009年的赤字规模预计将在此前5000亿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
一般来说,遇到财政紧张、入不敷出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借债,另一种是节约开支。现在看来,增发国债、扩大赤字已属必然选择。但国债不过是透支了未来的财政收入,更可取的办法是把行政开支减下来。
据2008年4月29日的《瞭望》报道,我国行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95~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12年间增长了6.60倍,远远超出同期经济发展速度,也远远超出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的增速。而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2006年为18.73%,这个比重在日本是2.38%、英国4.19%、韩国5.06%、法国6.5%、加拿大7.1%,美国9.9%(新华网2008年4月29日)。其实,这里的统计仍然是不完全的,因为还有更多预算外的行政开支说不清道不明。
人们可能对于公款吃喝,公款买车,公款出国并不陌生。除了“三公”的惊人浪费外,公共部门办公条件的豪华,政府采购中虚高的水分,庞大重叠的机构,甚至在不少地方还普遍存在的吃空饷现象,都造成极大的财政浪费。
针对经济困局,一些地方决定在2009年的政府预算中,会议、公车、出国等开支零增加。但仅仅对于某些行政开支零增加是不够的,应该是能压缩的压缩、能取消的取消、能冻结的冻结。这样就会节约相当资金,缓解财政困难,降低发债带来的压力。国际上,韩国冻结了公务员工资,新加坡降低了公务员收入,而我国不少地方却忙于增加公务员收入和补贴,这很难让公众满意。
多年来,降低、压缩行政开支已成为人们迫切的呼声,但一直无法真正兑现。现在,经济和财政困难要求政府认真面对行政开支过大这个实际问题,经济危机也是政府压缩行政开支的一个契机。如果借此经济危机而能推动财政预算的民主化法治化,也借此而约束政府行政开支的铺张浪费,也算是化消极为积极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