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燕赵都市报:奋发有为方能破危局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7:28  燕赵都市报

  作者:蔡晓辉

  化解目前经济下行风险,经济结构调整是最直接的招数,但河北省不可能以此孤身而进,还有民生福利和民众权利等多项课题需同时跟进,这些课题也同样刻不容缓。民生问题并不会简单地随着经济数字的好转而同比例解决,经济发展上的成绩不能取而代之,成为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河北省两会已经闭幕。始于新年之初,胸怀整年的工作布局,在一个互相激励着“奋发有为”的年份,2009年的河北,经由本次两会当有更好的作为。

  共识已经取得,形势已经清晰,民声已被倾听。这本身已是过去几天河北省两会的最大成果。而接续的挑战,就是如何落实。落实的任务,甚至更比分析形势和制定政策更具考验难度。将之称为更高的挑战,并不为过。

  前几天我们听到的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一系列的预期数字,或振奋士气,或抚慰民心。无论是9%的增长速度,还是一系列惠民政策与财政支付,都必须从一纸报告和预算中化为民众生活中的温度,化为企业更好更快的利润数字与利润构成,化为河北与日俱增的发展信心。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12字方针,在过去几个月的形势分析与方向调整下,已成为甚至最普通的民众都口可详述的语汇。在河北省两会邻近结束的日子里,温家宝在江苏调研时说,“中国要在经济危机中最早复苏”,传达信心,为中国经济打气,突出时机的重要,敦促各地落实中央政策。他着意强调说,“无论是落实中央政策,还是地方、企业采取的措施,都不能耽搁、半途而废。要抓紧、抓好、抓实。抓早了事半功倍,抓晚了事倍功半。”河北省虽地不处东南,但金融危机之下暴露出的结构和质量问题与前者并无实质上的区别。12字方针原则下的各项工作必须更快、再快地进入到现实中去。

  改革不进则退,困局不破则囚。这是经济形势的逼迫,也是民众福利的需求。政府若心怀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就必须奋发有为,厉行创新。

  “危”之下的调整与转型之“机”,在全国一些省份已经开始显露。金融危机冲击波最早显现影响的广东,于金融危机蔓延的不利形势下,上周抢先一步争得《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广东视之为改革试验田的又一把尚方宝剑。河北省在京津凸起已成发展定势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已成为不可不通盘考虑的发展课题。本次省两会提出的一小时交通圈、冀中南经济板块、冀东经济区的概念,加快了借力与开放的发展步伐。

  与外部的融合,必须配套于体制的改革,其中经济制度环境和行政管理能力都需要发展和创新。河北省提出2009为作风建设年的创建目标,即是为经济发展和民众权利伸张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必须归位,既不能做企业的“老爷”,也不能做百姓的“老爷”,而是要提高自身的职能。在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说起来这其实是一个常识,但改革的阻力,往往来自于常识缺位,因为政府也有与民争利与企业争利的可能,也有权力膨胀的可能。张云川在这次两会的座谈中,批评了“老爷作风”,我们也对作风创建年给河北省的政府职能建设将带来的效能颇有寄望。

  我们也必须看到,化解目前经济下行风险,经济结构调整是最直接的招数,但河北省不可能以此孤身而进,还有民生福利和民众权利等多项课题需同时跟进,这些课题也同样刻不容缓。民生问题并不会简单地随着经济数字的好转而同比例解决,经济发展上的成绩不能取而代之,成为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政府当牢记“以民为本”,脚往下走,问计于民,开辟渠道提高民众的参与能力,为河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泛的民意支持。加强民众监督、媒体监督,都可对政府效能提高提供正向的支持,也可对民众权利伸张提供最恰当的渠道。大规模的财政投入和产业调整导向推动经济复苏可化解经济风险,赋权于民的权利分配可化解社会矛盾,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呼应。

  是经济危机期,也是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从河北省两会上获得的信心。在对所面临的形势取得一致的清晰理性认识之后,河北省一定能在这一轮周期中取得平稳较快的发展。改革开放30年之后,再启征程,祝福河北。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经济 困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