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彪:感动的阳光照出失怙的冷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3日07:42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成彪

  “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美好的明天在向我招手!”长沙县安沙镇龙华新村的“感动长沙十佳少年”叶果,4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深爱自己的母亲,而她和父亲虽然侥幸地活了下来,却都身受重伤。从此,整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13岁的她稚嫩的双肩上,吃咸菜、捡破烂……(1月12日《长沙晚报》)

  “日益拮据的家庭境况却如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父亲要治病、自己要读书、家里要添置必备的生活用品……这一切都需要钱啊。可钱从哪里来呢?经过一番思索,她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捡废品……”读着这个13岁女孩的生活煎熬,我的内心没有一丝“感动”,而是出离愤怒:对于这样一个特困的家庭,县、镇、村三级组织的援手在哪里?

  不知地方政府想到没有,在授予叶果“感动长沙”的荣誉之前,首先应将她还原为一个孩子,一个家无劳力、生活无着的孩子,一个地方政府应该施以援手,然后再决定是应感动还是该行动。身处祸不单行、穷苦异常的家庭,叶果成为自强自立“感动长沙十佳少年”的同时,也应成为彰显地方政府关爱弱势的典型。然而很遗憾,我们没有看到有关部门给予的关爱,在感动的“阳光”照耀下,制度性失怙的“冷影”暴露无遗。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们宁愿不要叶果的“感动长沙十佳少年”,而愿意当地政府部门关爱叶果这个弱势的典型。相信叶果及其相依为命的父亲也会这样选择。往深透处说,叶果的“感动”很大程度是被逼出来的,自己不自强自立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笔者家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农民路遇歹徒抢劫,拼命追赶,舍命相拼,结果身负重伤,被送进医院抢救。消息传出后,很多市民带着慰问金、慰问品、鲜花来看望英雄。但由于那个农民家境贫寒,没有医保,无人为他垫付药费,只好带着伤痛含着眼泪早早出院。消息见报后,公众除了感到失望、愤慨之外,几乎再没人为见义勇为者捐钱送物,大家都说:有责任的政府都不援手,我们何必要伸手呢?

  政府不亲,百姓不近。这话很沉重。就关爱弱势群体而言,政府及其部门是当然的第一责任人,首先应以倾向性的行动倡导、引领民意,使制度保护与社会道义、纯良民意在良性互动中裂变、膨胀,创造出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感动 少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