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肖畅
熊振林特大杀人案的突审工作接近尾声,随州市警方新闻发布会今日召开,熊振林作案细节将向外披露。不久前,随州人熊振林连杀8人,警方悬赏通缉,经过周密布局,终将其抓获。对于这起震惊全国的大案,作案细节尤其是熊振林的心理细节一直为人关注。
在这个特大杀人案中,也许每一个细节都是可怕的、骇人听闻的,我们唯恐避之不及。但是,这些细节毕竟是人心的真实写照,我们恰恰需要从充分的细节中走进熊振林的内心世界,即便他被冠以“杀人恶魔”的评价。细节的披露,正是为了杜绝猜测,为了防止案子变得神秘、离奇,为了让我们能清楚认识到一个真实的熊振林。而所有的反思,也都离不开对细节的认识。
当各路媒体对此事的报道深入展开时,反思之声已经层出不穷。通常,一些反思的起点是将个体直接与社会深刻关联,然后将类似案件看做某种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产物。可惜,个体行为与社会关系终究不会形成一种公式。毕竟,个体的经历有着太多的偶然性,个体的行为有着太多非理性因素,而我们往往难以借助逻辑的思维精确分析。况且,一旦我们远离个人的内心世界,把观察的角度调得过高,其中的况味就难以被充分感知。
因此,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作为个体的熊振林,然后了解类似的个体,将他们归类为某种群体,或名之为某种心理群体,并从其中找到心理上的、行为上的共性,得到大致的认识。也许这是一种反思的切入点,虽然对人的认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情。那么,了解作为个体的熊振林,进而了解这类心理群体,这就不仅需要新闻发布会的详尽披露,也需要媒体改进叙事模式,至少不要在案件披露的第一时刻就将当事者进行符号化处理,至少不要让反思之声一开始就忽略了个人。
了解细节,确切地说是了解心理的细节,从法律角度说是对动机的掌握。我们不希望过度追问其中的过程,那样是一种残忍。而了解心理的细节,我们自然能明晰他内心世界的转变,就能清楚知道一个人的心理扭曲如何发生、因何发生。从他这一个人,到这一心理群体,这类人性扭曲的整体过程最终才能与某种社会关系对应起来,个体的人才能变成抽象的人,变成一种社会关系研究的对象。
任何“恶魔”都由普通人中来,古语说“魔由心生”,用更现代一点的话来说,心魔是一种社会的镜像,是一个人乃至一类人心理境遇的真实写照。我们都清楚,一切温和的社会关系,都是从对人性中暴虐的一面进行疏导、进行纠偏而开始的。这让我们更有理由说,对人心的了解,尤其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了解是重要的。这是反思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