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永杰
两年半前,以色列进入黎巴嫩南部清剿真主党但并不成功,其中一个原因是以色列政府和挺以色列的美国政府均受到国际和国内舆论相当大的压力,军事行动难以干脆利索。在当前的这场加沙战事中,以色列很明显是吸取了这一教训,早在九个月前便在首相奥尔默特的办公室下成立了一个国家信息总局(National Information Directorate),专职协调媒体与政府部门的工作。这个部门在这次战事中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宣传角色:从现时的情况看,起码在美国国内,舆论对于以色列军事行动并不完全持一个谴责的态度。比如在英国,《经济学人》尽管对以色列持批判态度但也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是因为受到了哈马斯的挑衅。
一直以来,失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总能在情感上获得世界各国人民更多的同情,对于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动的各种恐怖袭击,国际媒体也是以描述性报道为主。军事上胜利的以色列总是在道德上失分,这使以色列深切体会到军事行动必须辅以媒体宣传。在以色列看来,怎样给西方观众传递关于这场战争的己方版本,同时抗衡对方的信息是一个关键,而打这场媒体战的根本目的,是想尽可能消弭西方社会对其军事行动的负面观感,从而减少盟国政府(主要是美国)在给予外交支持时受到的国内政治压力。
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以色列政府的新闻发言人训练有素,在镜头面前西装笔直,以流利的英文用西方观众所能认知的政治措辞来为以色列的立场辩护。对于西方观众,尤其是英美观众而言,以色列方面打造出来的这个形象明显较为讨好。
以色列的媒体战正是想为其军事行动找一个合理的出师之名。1月12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了挺以阵营资助的一幅广告。在这幅广告中有这样一幅地图:加沙地带的旁边以南地区换成了面积相若的伦敦市,一支支火箭弹从加沙飞向伦敦。广告中有这样一行文字“想一想,如果哈马斯恐怖分子瞄准着的,是你和你的家人”。这幅广告引起的回响不少,有一定的成效。
在这场战争中,以色列不允许外国媒体进入加沙地带,不仅如此,以色列还把为外国记者而设的新闻中心设在了经常遭受哈马斯火箭弹袭击的以南地区。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当这些外国记者无从采访到前线的战况,那么火箭弹下以南地区以方居民的生活景况就是他们最容易提取的新闻素材。然而,颇为弄巧成拙的是,在加沙地带设有常驻机构的一些阿拉伯语媒体,例如著名的半岛电视台和阿拉比亚电视台,仍能大量报道加沙地带的人员伤亡情况。现时全世界都能看到的一些加沙地带人员伤亡的镜头,全部都是由这些媒体报道出来。可以说,正是以色列玩这种“小聪明”,使半岛电视台和阿拉比亚电视台得以“垄断”了这方面的新闻报道。也正是由于外国媒体不能进入,这些报道的客观性无法得到验证。事实上,近期的确发现一些照片和影片被做手脚,比较突出的一件事就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医生抢救伤者片段,后来被证实是在摄影记者的要求之下事件重演。
以色列的军方发言人甚至在著名网站YouTube上设了一个专门的频道,至今已有近二百万的浏览量。不仅如此,在另一个著名网站Twitter上,以色列的外交部还组织各种关于这场战事的辩论,也拥有相当高的点击率。相对而言,哈马斯只通过一些非主流的网络进行其政治宣传。但值得留意的是,一批支持哈马斯的外围组织最近派出不少网络黑客频频入侵以色列的政府网站,留下大量反以口号。这场网络攻伐战肯定还会继续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