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克梅
从1月16日凌晨起,广州火车站广场售票厅前的剩余票额公告显示屏一改之前显示具体车次“有、无”车票,取而代之的是显示具体车次的剩余票额数量,购票者可一目了然查询到自己所需车票剩余的具体数量。(1月19日《新民晚报》)
售票机制终于向透明、公正的方向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靠拢,乘客的知情权终于得到了一定落实,铁路部门的服务细则终于向人性化走近了一步。此种语境下,就算乘客没买到票,也会理解铁道部为此付出的艰苦努力,理解“中国人均铁路长度仅为半支香烟”的残酷现实,理解“一票难求”仍是短期无法克服的“春运软肋”。
同样是春运,为何群众唯独对火车不满意?人们一到汽车售票处,票源、售票情况一目了然,乘客可自愿、自由、主动选择,简单透明。可火车站售票却是“一抹黑”,某线路一共有多少张火车票?这些车票是如何分配的?待售票还有多少张?铁路部门缺乏公示和透明。铁路部门的领导想将车票送给关系户,公众根本无从知晓和监督。这种模糊、朦胧的售票制度剥夺了乘客的知情权,铁路部门成了“我说了算”的强势垄断老大,乘客成了不知情的弱势群体。存在着这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群众如何监督铁路部门呢?
广州火车站售票信息的透明公开,可以说是对民众信息饥渴的一种满足,是对乘客公平呼声的一种回应,是对乘客精神失落感的一种弥补,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权益尊重和双向互动。因为,如果作为紧俏公共品的火车票仍锁在暗处,闭塞视听,不但不利于各项工作改进,还会削减铁路部门的公信力和政府形象。
希望广州市的信息公开措施能得到更多地方的实施,不仅是一种政治需要、被动改进,还应是发自内心的民生需要和主动改进,切实将人性化服务和温情服务落到实处,将公平、公正、公开精神和透明机制落到实处,让透明公正成为服务常态和制度常态,成为一种自觉自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