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谢浮名:伪君子时代季羡林因幼稚而可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1日09:10  中国江西网

  作者:谢浮名

  季羡林全彩图文自传《风风雨雨一百年》出版了,季老在序言中称,自选集是本着“存真求实”的原则推出的,无论当初的文章中袒露出的思想感情多么幼稚,甚至多么荒谬,都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1月30日京华时报)

  世界上从来没有完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觉今是而昨非”的状态中,正因为有了对从前的不断否定,才可能不断翻阅着人生的新的篇章,也就是说,新知、正解、觉悟都来自对昨天的修正。如果光保留修正后的自己,那么,太多的人都将是圣人,完人,有资格供奉在神坛。

  季羡林的道德、文章、成就,自不必说,光是“大师”这一头衔的光环,就让人晕眩。如果不了解他的平生,不了解他的“思想感情有过偏颇,甚至错误”,不了解他曾经的“幼稚甚至荒谬”,不了解他对中国社会某一个阶段的“真诚”地歌颂,“对某一个人的崇拜”,那么,我们很容易把他送上神坛。

  偶像都缘于塑造,鬼脑壳都是人雕的,包括自己的双手和别有用心者的双手。王莽精心地塑造过自己,“折节力行,以要名誉”,最后留下千古笑柄。明亡以后,有人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塑造了袁崇焕,把一个颟顸无能、私通敌国的守边统帅塑造成了民族英雄。这样的塑造,或许能蒙骗世人于一时,但无法欺瞒史册到永远。

  季羡林不是完人,他也免不了与世俯仰,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他曾经发自内心地顶礼膜拜,也曾满含热泪地敬献颂诗。这一切,如今看起来是何等地令人作呕。而他居然能不加掩饰地袒露,全部收进自选集里,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精彩的季羡林,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荒谬走向觉悟,从满是斑点走向光彩照人的季羡林。

  这样的季羡林才无愧于大师的称号,不仅是文章的,也是道德的。

  一个人,在婴儿时期,所拍的照片,可能光屁股趴在地上,口衔指头对镜头傻笑。我们看了,绝不会觉得可笑,反倒觉得天真。但是,成年后以为孩童时的形象见不得人,于是给光屁股描上彩绘,把他西装革履地装扮起来,俨然大人。成话么?

  坦率地承认从前的天真幼稚,不虚美,不隐恶,不断地修正行为思想,才可能给臻于至善预留康庄大道。

  我们见多了伪君子。这种人,对自己的历史,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粉饰,给自己的光屁股童年描彩绘;一是抽空,让人家觉得他没有童年,一出生就是如今的道貌岸然模样。在这里,我不想举出实例。

  这样的人,和季羡林比较起来,谁更可爱呢?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季羡林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