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陶短房:谁来制止国泰君安天价薪酬的贪婪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4日10:31  中国江西网

  作者:陶短房

  据媒体报道,正当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国内外券商纷纷降薪降酬以求压缩开支,渡过难关之际,国内最大券商国泰君安却将其2008年薪酬福利费用由预算中的20.41亿元,大幅提升至令人瞠目结舌的32亿元,相当于平均每个员工100万元。

  奖勤罚懒、多劳多得,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倘2008年国泰君安卓尔不群,逆市获得不凡业绩,员工多拿一些,谁也不能说不对。问题是2008年国泰君安的业绩着实不怎么样,据报道,该公司去年经纪业务、零售客户收入和证券投资业务的完成率分别为62%、61%和-2%,大部分部门均未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不仅如此,现有利润中绝大部分来自法人股减持收益,倘没有这笔“体制性收益”,这笔帐看上去会比现在还要难看。

  如果说,2008年君安并非全盘皆墨,仍有个别部门业绩较好,那至多也是奖励这较好的个别环节,在总体业绩仅完成计划的百分之60%上下的情况下,总体薪酬、福利却超出计划达57%,这就奇哉怪也——难道赔钱也应该激励么?

  这还不算,据该公司基层部门和员工反应,他们的年收入和福利相加,平均距这个100万相差甚远,而数据都来自正规财务报告,白纸黑字,言之凿凿,自必有根有据,不难推断,这些额外增加的薪酬、福利,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激励公司高管了。这更奇哉挂也——如果说基层员工没有功劳或许还有苦劳,没有苦劳或许还有疲劳,适当给予安慰虽不符合信赏必罚的用人原则,也还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对公司业绩负有无可推卸领导责任的高管们,难道不应该为业绩的下滑负责么?或者他们居然认为,拿更多的回报,就是对业绩负责,抑或赔钱就是交学费,学习辛苦,理应重金激励?

  一个公司的利润就这么多,用于薪酬福利的多了,用于股东回报和扩大经营的自然就少了。而当金融风暴肆虐、公司业绩大幅度缩水的危急存亡之秋,薪酬福利不跌反涨,对股东和公司利益的挤压有多严重,又是怎样的性质,恐怕稍具常识者都一清二楚。作为上市公司,国泰君安的这种做法倘发生在美国,不仅股东们会沸反盈天,奥巴马的那句“无耻”怕是也逃不过去的。

  由于股本结构的问题,本来是最大受害者的小散户们就算看到这则消息,怕也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就算敢言也是人微言轻,本来么,股份公司认股说话,几百股、几千股持有者就算喊破嗓子,音效也不会比蚊子声大多少。

  问题是国泰君安并非纯民营募股的公司,据相关资料记载,该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相对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高达25%以上的股权。照理说,国泰君安经营业绩不佳,薪酬福利开支超标,受到损害最大的是国有资产,而作为国有资产“大管家”的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则是直接当事人。

  于情于理,上海国资经营公司不应对自身利益受损、国有资产流失置之不理,放弃监督、管理的义务与职责;于法于责,国泰君安是国有相对控股,作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上海国资公司完全有能力、有权力对这种匪夷所思、损公肥私的行为予以监督、制止、纠正,至今我们仍未看到这个第一大股东的应有作为,但愿它不会让大家等得太久、太辛苦、太失望。

  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高管们都不会认为自己拿得太多,就在奥巴马发出“无耻”怒吼后不久,华尔街一些高管便跳出来喊冤叫屈,声称如果不分红,许多公司都会倒闭。惟有监管的约束和股东的制衡,才能给贪婪之马套上缰绳,国外的纯民营上市公司如此,中国那些含有国资的股份公司,就更不应放松这根约束和制衡的缰绳。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国泰君安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