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燕农:抗旱除了投入还需头脑

  作者:燕农

  我国遭遇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截至2月4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46亿亩,全国43%左右的冬小麦遭受旱灾,旱区398万人饮水吃紧。对此,国家领导人作出批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财政部紧急划拨1亿元中央特大抗旱补助费,每年3亿元的农业补贴今年也将提早发放,争取夏粮有个好收成。(2月5日《新京报》)

  天下粮仓,民生之本,地裂苗枯,抗旱在即。不只政府迅速行动,舆论也纷纷开方抓药,指点江山,其中大兴农村水利建设的呼声高涨,甚至建议组织2000万返乡农民工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以偿还农村水利建设欠账,实现双赢——一场“全民抗旱运动”跃跃欲试。在笔者看来,抗旱保收刻不容缓,但除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投入之外,还要用头脑去抗旱。

  此番严重干旱,受影响最为严重的作物是冬小麦,抗旱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争取夏粮有个好收成”。冬小麦之所以受影响严重,主要因素当然在于气候异常,但是亦有农业生产的原因。一方面,今年北方除了短暂的干冷之外,基本处于“暖冬”状态,严重影响了冬小麦在冬季的“休养生息”,致使死亡率上升。另一方面,北方冬小麦原先多有在入冬季节灌溉“冻水”的惯例,近年来随着粮食逐年增收,思想麻痹下这一环节渐渐被遗弃,从而在冬季之初即埋下了严重干旱的隐患。

  如同去年年初南方的冰冻灾害,主要还是因为南方罕遇冰冻气候缺乏抗击冰冻的经验,今年北方严重干旱发展至此地步,大致也是如此。如果农业生产的信息监测能够准确及时,如果关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能够覆盖面宽泛,换言之,农业生产如果能够受到更为周到的重视,在严重干旱集中爆发之前的漫长冬季里做必要的补救,目前冬小麦受旱灾的程度或许能够轻很多。

  事实证明,“历史罕见的严重干旱”突如其来、集中爆发,很充分地表明了关于农业生产的信息监测尚有缺陷。严重干旱是一个渐变式的形成过程,在这个时间较长的过程中农业生产的信息监测几乎失灵了。而从一些地方冬小麦大面积枯死的情况来看,关于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也存在着滞后和真空的问题。所以,用头脑去抗旱,就是要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之外,迅速建立起农业生产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服务网络。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