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晓亮:让大学生当小贩不如解放摊贩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07:46  荆楚网 (来源:重庆时报)

  作者:李晓亮

  当就业问题被金融危机的阴云笼罩时,问题的严峻性似乎被无形放大了。2009年初,“增进就业”已成全国性课题。今年将有超过700万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这时,最需要的莫过于睿智理性又具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而非一些噱头十足的正确的废话。但日前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的一个建议———“大学生不妨转变观念当当‘走鬼’”(2月8日《羊城晚报》),听起来似乎就有些这样的味道儿。

  所谓的“走鬼”,就是无牌流动小贩的代名词。在当前语境下,“走鬼”也不是人人能当的,这得先问问城管的意思。剥离了这个现实语境,此建议未免显得蹩脚。

  在温委员眼里,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是“就业观念固化”所致———“一毕业就必须是白领、公务员”。其实,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不可能存在千人一面的“就业观念”。而且,社会现实决定毕业生成为“白领、公务员”的比例,不可能很高。看来所谓的“观念固化”,或许不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而是没有广泛调查的温洋委员的思维观念固化。

  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就业需求是一定的,就业市场饱和后自然出现就业难现象。这个基本常识,温洋不会不懂吧。这时,不是转变一下观念就能顺利就业的。在今年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更是如此。工作岗位是刚性的,不可能随观念转变而无限增加,否则解决就业问题倒简单了。

  当然,金融危机背景下,就业难的不止是大学生。仅就广东而言,每年就吸引2000万的农民工来此寻找工作,这又加大了对大学生的就业冲击。而作为一个省政协委员,拥有着一定的话语优势,这也要求他须有相匹配的建言能力。若无视现实环境,仅提出“毕业生转变观念当‘走鬼’”式的花边建议,就会让人怀疑这是不是“懂装不懂”、推卸责任:难道走投无路当“走鬼”也算解决就业问题吗?城管与“走鬼”间“猫鼠关系”问题又该怎么解决?除了观念问题,就业难是否还牵涉政府责任问题?农民工失业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都不容回避。

  我们知道,完善的社会保障是失业者的定心丸。但毋庸讳言,眼下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远不足以将数量庞大的待业的大学生和已失业的农民工全额吸纳,并为其提供衣食无忧的保障服务。这时,提供大量的创业机会就成了不能绕行的选择。

  即便是一个路边摊位、街边铺面,也可能成为一家人维持生计的唯一希望。而这个假设的制度前提是“摊贩经济”可以在各大城市全面解放。昔日可能被城管队员撵得满城飞的“走鬼”,可以有尊严地营生,用一个小摊支撑起一家的未来。

  当前,就业就是最大民生,就业又是系统工程。所以我们在求解时,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一域,而应着眼系统和全局,力求具有推广性、普适性的解决方案。比如,对比建议“大学生当‘走鬼’”,不如建议解放“摊贩经济”,何况,这已有先例。日前,成都市政协委员张平建议:成都应允许小商贩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占道摆摊,并恢复夜市经营,通过降低门槛来鼓励农民工和大学生创业就业。

  作为广东省政协常委,温洋还可进而考虑,建议全国都能将“摊贩经济”全面解放,由国家对此统一部署指导,辅以配套的城市交通、卫生细则,排除不利干扰,让“摊贩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寒冬释放出春的暖意———这样的建议才是真正的民生本位,也就更得民心。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2009年广东两会

更多关于 大学生 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