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马红漫:国企高管薪酬困局何时能解开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07:41  东方早报

  作者:马红漫

  国有金融企业高管薪酬问题成为近期的热点话题,继国泰君安“人均百万”的高薪引发关注与争议之后,财政部办公厅于日前印发了《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根据该《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关规定,国有金融企业负责人最高年薪为280万元人民币,且该薪酬为税前收入,要依法交纳个人所得税。

  至此,“中国版”金融高管限薪令初露端倪。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华盛顿的限薪令,美国总统奥巴马2月4日宣布,得到政府资金救助的美国金融公司高管最高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表面看来,金融高管的薪水定位俨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高薪也几乎成为过街老鼠,被人人喊打。然而,仔细思量后我们却又发现,基于国内国有金融企业的特殊企业属性,简单地仿效海外市场“限薪令”是否适合中国具体情况,尚值得商榷。

  尽管从社会直观的道义标准看,国有企业高管高薪问题很容易会成为众矢之的,但客观地讲,相比同样规模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高管的薪水其实并不算高,甚至是远低于一般标准的。就以负责着2000亿美元投资资金的中投公司为例,该公司曾两次向全球发布招聘公告,但很多慕名而来的专业人士却选择了放弃。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中投公司的薪酬体系和管理架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按相关要求,中投公司内部所有员工待遇都须参照国有商业银行的标准,据此测算一线人员年薪约10万美元。尽管这一标准在国内不乏吸引力,但是对于国际一流的投资人员而言,却仍然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在经济学上,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所谓的“柠檬效应”,即甘愿以低于市场价格标准效力于中投的人员,其实际能力往往远低于预期,中投业务的屡屡受挫,就很难说与此无关。

  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中国平安高管马明哲2007年年薪达到惊人的6600万元,而与之同规模的中国人寿老总年薪则仅为199万元。对于这一对比,舆论更多的是在抨击马明哲的“贪婪”,但是却鲜有人对国企背景的中国人寿老总投以最起码的同情。

  由此我们发现了一个看似难解的谜题:一方面金融业历来是薪酬最高的行业,单纯以市场标准看,国有金融企业高管总体薪酬状况的确不能算高,甚至已经给企业人员招聘与效益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另一方面,基于其企业的独特国有属性,在薪酬的制定上又不得不考虑社会道德标准与公众的承受能力,脱离社会基准生活水平的高薪又很难被社会接受。

  事实上,薪酬问题只是围绕着国有企业的众多争议之一,有关大型国有企业的争议还有很多,比如,中石油等国企一度荣膺所谓“最赚钱公司”称号,但是公众则普遍质疑其赚钱依靠的是行业垄断;再比如,面对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取得的“良好业绩”,公众则更加关注之前数万亿元的财政解困资金是或否能够被收回。此类争议其问题所在是国有企业的混合身份,尽管大型国企占据了行业龙头地位,但是其龙头地位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政性的市场准入限制,而行业垄断因素所带来的业绩显然不应该得到市场化形式的回报。矛盾的关键恰在于此,因为没有人能够去估算一家国企的经营效益所得,究竟多大程度是源自于行政垄断所赐,又有多大程度是因为高管自身勤勉。这笔糊涂账也让行政监管部门犯了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虽然已经在尽量控制金融类国企高管的薪酬,但是对比国内城镇居民人均两三万元的年收入,280万元的年薪限制仍然难逃被质疑的命运。

  从长期看,放开市场限制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市场竞争机制不仅能够找到高管薪酬的最合理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让公众看清楚高管是否真正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是否对得起高薪。当然,这样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国企高管摘掉相应行政级别的“红帽子”,需要有对国有企业进行重新定位的政治大智慧。这尽管是市场化改革发展的必然方向,但是至少当下仍然未看到实质性的破局迹象。由此而言,目前有关国企高管薪酬的界定只能在行政主导下折中而行,但内在的弊病与外在的争议仍将继续纠缠。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高管 薪酬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