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海林:中国外交需要更多“造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09:31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叶海林 中国社科院亚太所学者

  适时的外交概念创新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外交战略,在这方面美国值得我们学习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日前,一位美国朋友在和笔者讨论奥巴马外交新政的时候说,其实奥巴马不见得会和小布什有太大的政策差别,毕竟美国对这个世界的要求以及自己拥有的手段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然而白宫新人入住,一定会发明出不少新概念,用“新词”把美国的政策“重新包装”一下,凸显和前任的不同,给世界带来一些“新意”。

  美国人给我们上了一课

  在坚持大战略不变的前提下,不断推出外交新概念,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来吸引眼球,原本就是美国外交决策和顾问圈子干惯了的事情。美国人先把中国称作“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进而参照印度人兰密施的“中印共舞/龙象共舞”(Chindia)发明出一个“中美共治”(Chimerica),却始终不肯同意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也不肯把恐怖分子嫌犯交给我们。自中国在美国的世界天平上重得让美国再也无法忽略那天起,美国对华遏制加接触的两手战略便从来没有改变过。

  也许我们有时会觉得美国人说一套做一套有点不够真诚,但必须承认,美国不断用新概念“圈住”我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战术。多年来,美国人正是在自己强大硬实力的基础上,在保持对华战略基本面不变的前提下,利用灵活多变的外交概念调整牢牢地把住了中美关系的话语权的。我们可以不认同美国的对华防范心态,也可以反对美国对华的很多具体政策,但我们却不能忽视“概念外交”的巨大作用。

  中国需要更多原创概念

  在中国不具备推行“软实力”的“硬实力”(这两个概念也是美国人的发明)以前,谈论概念外交或许有些奢侈。其实也未必,半个世纪前,一穷二白的中国创造出的概念也曾在国际关系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有些概念还一直流传到现在,比如说“三个世界”、“东风压倒西风”等等。更何况如今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完全有能力让世界更加认真地倾听自己的声音,尽管有的时候别人还听不懂我们的语言,比如著名的“不折腾”。直到今天,这个词也没有得到精辟的英语翻译,但西方和全世界还是领悟到“buzheteng”背后所蕴含的东方式沉着。

  我们需要更多的“buzheteng”,就像美国人不断需要发明出“smart power(巧实力)”这样的新名词一样,并不在于这些“新词”能让人从中体味到我们外交战略的调整,而在于适时的外交概念创新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外交战略。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战略保持了惊人的长期稳定,这也是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保证。然而,即使是一个50年不变的政策,也需要不断地“重新包装”,以强化人们的记忆,加深别人的印象。

  外交理念需要深入人心

  这正是美国人的拿手好戏,比如说约瑟夫·奈的新词“巧实力”,其实不过是要求美国将“硬实力”和“软实力”结合得更聪明而已,一个战术的层面的概念,经过包装,却被抬高到“大战略”的高度。

  而在战略的确需要调整的情况下,推出新概念就更加重要。还拿美国人说事儿,“9·11”后的《通过为拦截和阻止恐怖主义犯罪提供适当手段来团结和加强美利坚合众国法》如果不是被精心安排得,能够将其英文首字母缩写为《美国爱国者法》,其命运将会如何?“任何严肃的项目,简称都是首先要确定的,甚至在付诸实施前尽人皆知”——美国政治的这一传统做法不但适用于美国的立法,也应该被借鉴于中国的外交。

  考虑到中国在话语权方面并不占据优势,这一点甚至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用一个能让人一目了然过耳不忘的词汇概括我们的战略,别人便会来给我们的外交政策“起外号”,就像西方用龙和熊猫来指代中国的两种战略走向一样。这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式误读——熊猫是温顺的面条师傅,而面条一样的龙则四处吐火。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类比,还如何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呢?

  其实,概念创新原本并不是美国人的发明,自远古时期起,这一套便被所有大国娴熟地运用着,从17世纪法国人对“天然疆界”的追求到19世纪英国人对“光辉孤立”的崇拜,概莫能外。外交并不仅仅是“怎么做”的问题,很多时候,也是“怎么说”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外交官、学者乃至于民众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