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秦武平:不折腾应该怎么译成英文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1日14:13  新民晚报

  作者:秦武平

  近一个多月来,“不折腾”一词在网络上非常火。为了将这个俏皮又饱含深意的词语向老外推介,有关“不折腾”的英文翻译引发了一阵热议,从九十多岁的耆老到海内外双语精英纷纷献策,推荐了数十种英文译法。

  短短三个字的“不折腾”,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表达。单单“折腾”两字就可将过去的曲折、错误一言以蔽之,带有“混乱”“自我消耗”的涵义。“不折腾”,就是指不能胡来以免造成巨大浪费或更糟糕的局面,有不能劳民伤财不能滥用权力给百姓添乱之意,深挖其内涵还可引申为不要做与经济发展无关的、徒生内耗的路线辩论或政治斗争。正因为“不折腾”的言外之意太丰富了,因此目前许多英文意译难以传神,只是纠结于“不走岔路”“别反复”“不要制造麻烦”等浅层意会。而且,对应的英文译法都是字数较多的短语,“出口转内销”再次翻译时很难会联想到“不折腾”。

  在去年底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现场翻译第一次采用汉语拼音“buzheteng”的直译法,当时引来场内笑声。日前,新浪网罗列了五花八门的各类“不折腾”译法,最受网友支持的就是“buzheteng”的拼音译法。毕竟,在很难找到一种很精准贴切的翻译时,就没必要在“不折腾”的英译上继续折腾了。虽说这个汉语拼音短语冒出在英文词句中稍显突兀,但如此一来更具有“传播效应”,预留的模糊空间可让各家积极解读,让一时摸不着头脑的老外自个花工夫去补课学习“buzheteng”背后的深意吧。

  随着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各类语言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不乏先例。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强国独特的专有名词,很容易会成为其他国家乐于借鉴的外来词。比如,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外来词“干部”“沙发”,就是采用了外文音译。“CPI”“PPI”等艰涩难懂的英文缩写组合,在短时间内就成了许多中国人挂在嘴边的常用词。为此,译法最传神的“buzheteng”,为何不能“出口”到英语中成专属名词?倘若富有幽默感的“buzheteng”能被国际传媒争相引用,说明全球确实高度关注中国声音。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