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郭松民:抗旱不值论的来由值得警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09:14  大众网-齐鲁晚报

  作者:郭松民

  粮食安全是无价的。一旦赶上饥荒之年,我们就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安全账。

  2月11日《东方早报》报道,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十多个省区市发生严重旱情,全国上下正在积极抗旱保增产,然而,此时却传出了抗旱成本投入过大、抗旱不值等论调,对此,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杨汴通说:“抗旱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大局,不能仅算经济账。”

  粮食安全是无价的。一旦赶上饥荒之年,我们就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安全账。那么,究竟是谁在抗旱救灾的紧要关头,发出如此不和谐的声音呢?

  笔者查阅了有关新闻,发现这一论调的始作俑者居然是本应焦急万分的农民。同一篇报道就说,“部分农民算了笔经济账,反映抗旱浇麦的成本大于其预期收益,因而并不愿意积极抗旱”。近日,新华社的报道也说,“有些农民不舍得投入,‘抗旱划不来’的思想严重”。

  实际上,从这次旱灾演变过程来看,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些农民对抗旱救灾的消极态度了。国家防总2月4日启动了Ⅱ级抗旱应急响应,5日就宣布启动Ⅰ级抗旱应急响应,而这时一些地方的旱情已经出现一百多天了,为什么两日之内应急响应就从Ⅱ级到了级别最高的Ⅰ级?为什么有的旱区没有在国家防总之前启动各自的抗旱应急响应?其中最关键的也许就是,很可能在旱情一开始,少数农民就选择了放弃。

  中国农民是最理性的,他们只需要简单计算一下抗旱所需要支付的水、电、柴油等支出,再预估一下卖粮的收入,就不难得出“抗旱不值”的结论。问题的严重就在于,农民的个体理性有可能导致某个局部的非理性——关于旱情的信息,在源头上就这样被截留了,等到国家防总不得不面对时,抗旱应急响应已经是Ⅰ级了。

  一些农民的消极心态,必然对抗旱产生严重影响。因为无论从中央到地方再重视,出动的武警消防官兵再多,但要战胜如此大范围的严重旱情,没有农民的积极性是不行的,而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国家就必须重视农民关心的抗旱成本问题,比如对抗旱所必需的水、电、油等进行适当补贴。所谓“应急响应”,笔者觉得就应该体现在这些地方。

  “抗旱不值论”的出现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粮食安全,应举国之力来解决,不可能简单地将其“包”给农民来解决,否则将是非常危险的,在全世界人口大国中,没有一个国家敢这样做。美国、日本、欧洲许多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占其农业产值的比重都超过了40%,但中国一直不到10%。这次旱灾提醒我们,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利益,否则,即便这次旱灾能过去,但下次呢?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抗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