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报社论
我们常常用“浩瀚”来形容头顶的星空,除了描述它大之外,其实还包含另一层意思,就是彼此遥远而无法相遇。但是2月10日,美国铱星公司一颗卫星在距离地面约800公里的轨道上,与一枚报废的俄罗斯卫星发生碰撞,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卫星相撞事件。
排除反卫星试验的可能性,在偌大的太空让两颗卫星发生相撞,无疑是一件小概率事件。尽管目前在太空中已经有了近6000个航天器,其中不少因为失效而成为太空垃圾或者被分解为碎片,但太空毕竟太大,而航天工作者们也一直在小心翼翼地规划着新的太空探索路线。
不过在这样的小概率事件背后,依然隐藏着一个并非“杞人忧天”的大问题。
其中最关键也最显而易见的,当属目前外太空使用的秩序问题。随着地球资源的日渐开发,人们自然会意识到头顶的太空是下一个征服的空间。但从技术上说,直径大于10厘米的太空垃圾数量在激增,现今已快达到14000块,总重超过5500吨,并以宇宙速度运行;从发展战略上说,我们对于外太空的开发仍然是各国自行主导,甚至是竞争式的。外太空的确很辽阔,但是外太空的轨道资源毕竟有限度。而目前仍然没有一个行之有效,为各国所接受的外太空开发规则。
更令人联想到的是,在当今全球的公共问题中,我们仍然无法摆脱“先出问题后弥补”的怪圈。以卫星相撞为例,人们并非没有警觉。各国科学家也多次提出了太空垃圾影响航天安全的问题。各国的航天员在进入太空之前,都会详细考虑太空垃圾可能对航天员生命造成的影响;美俄两国也开发了相应的监测系统来监视太空中的垃圾。但是这些手段仍然没有实现共享,人们仍将外太空监测视为高度军事机密,直至出现技术问题才幡然醒悟。
其实在南极开发等全球公共问题中也有类似现象。随着各国对南极大规模的考察和开发,造成了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甚至有国家对南极提出主权要求。这之后各国才于1959年签订了《联合国南极公约》,冻结主权要求,提倡共同开发。这说明全球越来越多的公共问题,仍然需要先行制定更加明确的秩序和更加密切的合作。
长期来看,对外太空的征服,其实既考察全球各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同时也考察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人类之所以能和谐利用自然,依赖的不是孔武有力,而是合作进取。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单打独斗,更是联合作战。同样的道理,在外太空探索中,必须首先要制定一个有效的开发规则。
其实,目前在联合建造空间站、外太空危机救援等方面,美俄欧洲等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尝试。接下来在外太空的探索中,可以部分参照南极开发的先例,探讨一种良性的合作秩序,例如在某种平台上共享发达国家的外太空监测情况,尤其在涉及航天员人身安全等问题上展开情报合作等。其最终目的,还是要避免卫星相撞事件伤害人身和财产安全。
自从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升空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太空进军的步伐,而且将这种进军视为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在科学探索进程中人们所要面对的风险和挑战。而此刻,因为全球化所产生的科技分享和秩序重建,使得我们更不必孤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