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胡洁:卫星相撞呼吁更有序的太空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09:01  长江商报

  作者:胡洁 

  2月11日,美国一颗商用通信卫星与一颗已经报废了的俄罗斯军用通讯卫星在俄西伯利亚地区距离地球约790公里的上空相撞。据悉,这是人类太空史上完整在轨卫星的首次相撞事件。根据相关科学家的观测,卫星“撞车”后对地面通讯及国际空间站的影响有限,但此事件的标志性意义让国际社会震惊和警醒。 

  自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迄今,人类已将6600余颗卫星发送上天,目前正常运行的卫星仍有近1000颗。事实上,此前已发生过4起火箭残骸或小型卫星轻微碰撞事件,而在太空中游荡的数以百万计“太空垃圾”更是颗颗潜在炸弹。只是这一次,我们已无拿起家用望远镜,惊见太空手套一刹而过的欣喜。事故发生后,美俄双方已发表声明澄清人为因素,让世界各国消除了对“星球大战”的担忧。但在此之余,世界各国已然主动反思外太空开发背后的深层问题。如果说向外太空的发展,将是未来人类延展地球社会的趋势,那么在目前无序的太空探索秩序下,人类知道的“迟早会发生的”事件还有多少? 

  在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的空间技术革命更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版图的演进。在美国以一出“星球大战”骗局拖垮前苏联后,世界各国开始了较平和的外太空开发合作。联合国也就此通过了三项宣言、三套原则和五项公约。目前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国际空间站,为美俄等十余国家的宇航员提供广泛的科学试验,正是空间技术研究国际间合作的典范。 

  但与此同时,空间技术作为科技水平的标准,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为保持领先地位,各国均视其为国家机密,对于信息合作更是低调谨慎。因此,对于深空探测的开发,如火星登陆等,我们看到的更多是独自行动,且大部分项目进展缓慢。而在此次卫星相撞事件中,尽管美俄两国在相关领域已有合作,但双方在信息监控共享和合作上的不足也凸显无疑。 

  另外,针对本次的卫星“撞车”事件,美国专家戏称因少了“太空交通管制员”,因此建立太空交通法则已成共识。当然,太空不应为某国独享,更不为某国垄断。“环球”的卫星更有全球性的责任。各自为政的空间利用,再浩瀚的太空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撞车”。而这不仅仅是对人类外太空开发的警示,更是对所有全球性问题解决的警醒,从环境污染到资源短缺,再到金融危机,没有全球性的合作,是难以取得积极有效进展的。更重要的是,对于任何“迟早会发生的事”,相关国家应有自觉和责任尽早解决困局。 

  因此,此次在轨卫星的太空相撞,不仅仅向人类展示了太空探索的艰险,更是警醒着世人应以合作与互惠的姿态继续全球性问题的解决。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美俄卫星相撞

更多关于 卫星相撞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