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今日观察:户籍改革应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3日12:02   CCTV2《今日观察》

  近来许多公众热切关注上海正在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上海市市长韩正日前表示说,在这个月之内,上海将会出台人才居住证转户籍的操作办法,上海这一尝试是否意味着上海户籍制度有实质性的松动,来自上海这一信号是否意味着中国户籍制度有进一步调整?cctv2 《今日观察》主持人陈伟鸿和评论员是霍德明、张鸿共同评论。

  大上海再次冲击户籍顽症

  上海户口设立新门槛出现新变化,谁能够落户上海,为何选择09年松动,新变化背后有哪些新诉求?

  霍德明:上海户籍改革只是开个小窗口而已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上海作为中国比较发达的城市,这次户籍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上海户籍人口里面大概有19.58%的人超过60岁。这么一个高龄人口的比例表示上海的老龄化。而且上海是外来移民城市,据统计,上海没户口的人中每5个就有三个外来人,第三,这次提到有关人才引进,上海最近这几年引进很多靠科技、金融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引进来以后,总不能永远给他们居住证。居住证或者人才居住证,虽然说有和户口同样的效果,但是实际上有很多细节使得其难以转成正式户籍。上海有大概600万这种居住证人口,其中一、两百万人持有的是居住证,大概仅仅对其中两百万人开一个小的窗口。

  表面好像是对上海的户籍制度有松动,但对于已经有人才暂住证。这些人确实是可以有这么正大光明这么一条路走,可是对广大的以前没有办法拿到人才居住证的一般老百姓想要转成正式户口的门会越来越窄。说到底户籍制度上放松还是紧缩,我认为可能会更紧缩一点。

  张鸿:上海户籍制度改革主旨在吸引人才

  (《今日观察》评论员)

  最初上海推出居住证的时候说拿到居证的人和上海市户口享受同样待遇,但细节之处就在于比如养老金、子女上学等方面的不公平。如果是上海户口,有权力在当地学校上学。但如果是居住证,怎么安排上学就不明晰,所以这是一些软化的政策。此外,正式上海户口有归属感。居住证这种壁垒,就像人的盲肠一样,平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真的生起病来真太麻烦。

  长三角地区除了上海,还有一些特别大的地区,比如苏州,无锡、常州等经济差别不太大的地区,所以如果能轻易拿到苏州户口,人们可能倾向于选择在苏州,而不在上海呆,可以减少压力。上海金融服务人才只有1%,所以这是引进人才的特别大的瓶颈,怎么引进各地优秀人才?一定要打破户籍的坚冰。

  这次的上海户籍制度改革的行动,其实更多是人才吸引的措施,利用户籍这个杠杆,撬动人才。很多拿到居住证的人在上海已经融入很多年,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和上海融为一体,其实已经是上海人,并且为上海作出巨大的贡献。

  户籍改革应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

  上海户口速冻,能否撬动其他大城市兼并,小小户籍制度改革,牵一发动全身,相关政策如何完善,才能稳步推行。

  霍德明:户籍制度的变化不那么容易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上海这次户籍的改革到底对北京有什么影响?户籍这个登记制度随时取消有什么关系,大部分人所关心的是负载在户籍登记制度的医疗保险,教育,还有退休养老等方面,这对于现在的户籍制度是一个最大的难度。

  也许在行政管理上面很方便,但就长远来看,这一切林林总总的东西加载在户籍制度之上,变成不可承受之重。所以,户籍制度到底要怎么样变化,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它有它现实的需要。

  张鸿:户籍改革牵涉到14个部们职能利益平衡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截止到去年已经有13个省市都是取消户籍。大家都是居民证,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但是难以取消的就是城里人和农村人。比如我曾经去过城市城中村去采访,农村人变成城里人拿了户口,但是他再就业,在上学、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方面不能享受和城里人相同的待遇。也就是说户籍制度改革是背后所有的利益,不是一个部门能够解决。

  所以户籍改革不是单纯户口本的事,涉及到14个部门:财政部、人力与社会资源保障部、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所以说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公安部门要做的事情就是改户籍制度。但14各部相关的职能、利益能不能平衡是个很大的问号。

  李强:户籍问题的焦点主要在特大型城市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

  现在问题的焦点是在一些特大型城市,尤其就两个城市,一个是北京,一个是上海。北京最近调查的,整个的人口数据是,如果把流动人口算在内的话,北京已经达到了大概两千一百万到两千两百万人口。这个就比原来,比如认为北京水资源,只能供一千一百万人口,就大大突破了。这两个城市,在高考的时候,相对来说吧,比别的城市要容易一些。所以这个我们也叫高考移民。所以这是一个最难的问题了。

  卢汉龙:居住证起互相补充的作用

  (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

  一个城市不是说只有高端的人才就能够让经济运转的,就业还是有一个谱系的,有一个链条的。现在同时有人提出来,他要在上海,假如住满多少年,他有固定的工作,有固定的居住场所,哪怕你是做比较一般的服务工作,也可以申请这个居住证,然后这个居住证也是可以进入跟户口接口的。这个政策我想是跟“打分”的政策,可以有一个相互补充的作用。

  郑永年:中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发展中等城市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像墨西哥,像印度,因为这些户籍制度它们的改革,它有的把太多的重点放在大城市,所以导致很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大城市,大城市就消耗不了,形成了很多很多的贫民窟窟,如果像美国、欧洲,主要是除了大城市以外,它主要发展中等的城市,中国实际上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呢,现在就是说,中国怎么样来参照国外的经验,我觉得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它主要是怎么去做的问题。

  霍德明:要剥离户籍制度上的载重利益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户籍制度本身没有什么大的错误,而是负载户籍制度的不可承受之重才是最大的错误,,所以要把上面负载之重慢慢剥离开。比如社会保险、养老这种制度至少不要负载在居民观念户籍制度上。

  张鸿:户籍制度改革是个社会系统工程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户籍制度不单纯是一个户口登记的事情,如果单纯是户口登记制度非常好改。所以我们的着眼点起码不简简单单在户口登记本身,而是整个社会系统工程。地方政府有的时候需要考虑地方民众的利益,它一定把所管辖内的民众福利首先考虑,整个社会福利则是中央政府和各个部委需要统筹来考虑。有一些发达城市需要向中西部倾斜,发达省份要帮助一些贫穷省份,整个统筹来考虑整个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社会福利等等,还有一点就是新出台的政策不能按老思路,不能习惯性把户籍制度作为一个非常简单化的操作手段,要重新制定政策需要考虑。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户籍改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