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宋桂芳:刺激内需功夫在长假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4日09:31   珠江晚报

  作者:宋桂芳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这是当下最重要的一步棋。消费就是买卖,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完成买卖需要时间,于是,众多"导演"在时间层面给中国宏观经济的"演员们"说足了戏。2月13日《广州日报》消息说,法定节假日由国务院确定,广东无权决定恢复五一长假。而广东率先试点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后,试点单位应鼓励员工在五一前后休假,连同小黄金周形成事实上的长假。

  长假怎么放是一回事,长假能否真正带动消费的增长是另一回事。

  按理说,我们还真是缺少"像样"的假期:从来假日都是为钱而奔忙,因此,就连假日办也归国家旅游局管理。历史上看:不放假,是为了经济;放长假,也是为了经济;把长假拆零着放,还是为了经济——独独不见公共政策的权利取向。抛开这点不谈,长假真是拉动内需的尚方宝剑吗?

  现代社会谈消费,规避不了消费心理的考量,因此广告重要、营销手段重要。这就譬如一个演员临近登台,你越是劝他不要紧张,实际上越是益增其紧张的情绪,这种心理暗示的效应就好比说"你不要想老虎",话一出口,听者脑袋里已经有了老虎的样子。同理,在内需不旺、信心不足的当下,越是恨不能天天弄个小喇叭、急功近利地把刺激消费的目标鼓噪到天上,老百姓花钱恐怕就会越是犹疑——这是最基本的逆向思维的逻辑,在消费领域同样普遍存在着。懂得这个道理,即便要让长假拉动内需,也应该首先把升级休假权放在政策目标的首位,顺带着推进市场成交量的攀升。

  拉动内需固然要紧,但是眼睛盯着长假,恐怕未必能取得预想中的效益。

  一者,所谓长假拉动内需,仅仅是在时间上为刺激消费创设了一个充分条件,但是,就好比为一男一女安排一个浪漫的场所、却未必能撮合二者的爱情一样,有了时间,消费者未必愿意去商场,他可能在家睡觉,或者出去压马路,有人说黄金周不是赚得盆满钵满吗——但是别忘了,当时是怎样的宏观经济境况;

  二者,消费说到底是一种能力和意愿的结合,即便奢侈品市场天天开宝马来载我去参观,也未必能促成成交事实,从这个角度说,欧元之父蒙代尔提出的"消费券拉内需",与我们热议的"长假拉内需",路径不一样,效用也很不一样;

  三者,眼下,长假能否拉动内需,应该多听听公众的意见,毕竟,掏钱的是普通群众——而不能止于专家与官员之间的互掐,特殊时期的公共政策,尤其应该彰显公共属性。

  假期,对于金融危机下的消费者而言,对其边际消费倾向影响或许有限。赋予消费者消费能力,暖化消费市场,升级消费结构,可能比假期对消费的刺激来得更实在。想起一句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长假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