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童大焕:慎言海外抄底技术和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5日08:42  新京报

  作者:童大焕

  日前跟随温家宝总理访问德国等国的重庆企业家王金山,出访期间受到海外企业前所未有的礼遇,无论是在技术合作还是人才方面,对方都降低了身价。为此,王金山建言,应该把海外抄底人才和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改委和商务部领导表示,该建议值得国内企业借鉴,将深入调研建议的可行性。(2月13日《重庆晚报》)

  无独有偶,在刚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团队也受到热烈欢迎,诸多全球商界领袖,几乎是排着队等候央视采访,都希望把自己的声音传达给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大市场”。

  从“备受冷落”到“备受礼遇”,世界把目光聚焦中国,试图把“13亿人的中国大市场”作为救命稻草,也许正说明当前金融危机的深重超乎国内许多人的想象。但中国是否真有这样大的市场,我们是否真有“抄底”海外技术与人才的良机,窃以为应该审慎思考与决策,尤其在“群起簇拥”之下,更应保持足够的清醒和冷静。

  一方面,过去几十年中国坚持的是低工资发展战略,而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国民工资收入占国民财富的绝大部分,还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跨国公司愿意降低技术和人才身价,换取中国的国内市场,那也只是以他们那数倍于国人的收入作为参照系的“底价”,由此生产出的产品以及由此确定的国际人才价格,是不是真到底了,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另一面,历史的经验教训表明,“抄底海外技术”多半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即使对方要价很低,人家看中的仍然只是我们的市场。至于技术,对方往往是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股,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都掌握在对方手里。最终往往是我们拱手让出了市场,也悄悄丧失了技术,结果只能是受制于人。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谁占有了市场谁就掌握了历史和时代。但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甚至成为全球技术的标准制定者,才有真正四面出击占领市场的本钱。任何一个经济体重要产业的自主品牌核心技术,都是让本土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物美价廉服务的重要保障。

  中国企业要想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崛起并立于不败之地,仍然要把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作为核心追求。国家政策也应把鼓励民族品牌、自主创新作为基本国策,在强调对外开放的同时,更要强调全面、平等地对内开放市场,在准入、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所有企业全面、平等的国民待遇。

  □童大焕(北京 编辑)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海外 抄底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