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右撇子:两会上强者频频示弱的症结所在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07:29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右撇子

  在省“两会”讨论中,有人大代表说地铁(公司)也是弱者。在笔者印象中,很多大众意识中的强者纷纷自认“弱者”:银行是“弱者”、房产开发商是“弱者”、城管是“弱者”、公务员是“弱者”……简直是无“者”不“弱”了。

  尽管在外者看来,上述“弱者”的抱怨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与权力和资源那么接近,还会“弱”吗?想来,众家强者们在社会博弈的过程中也间或有一些挫折感和委屈感,安全感也不是那么强。强者纷纷自认“弱者”,肯定不正常。

  按照社会学家孙立平的看法,症结在于大家的“非制度化生存”状态。但是,既然那么多强者都“哭穷”、示弱了,背后应该有些通性因素才是。即目前的制度环境缺少确定性,在遇到问题时不是依据明确而稳定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而是依靠一次次的具体博弈。这样一来,大家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这次“强”了,说不定下次就“弱”了。

  所以,在一个社会形态不够成熟、社会制度不够完善的社会里,法律、规则之类社会规范不够权威,或者不被完全遵守,强者很强,但弱者可以通过不对称的消极对抗来博弈;弱者虽弱,有时候也可以把着强者的脉搏,扼住强者的咽喉。于是,弱者没有安全感自不必言,强者也会感到“失控”的恐慌和焦灼,一有机会,可不就生出挫折感,自以为是弱者吗?

  可偶尔“弱势”的强者们,总比弱者恒弱的普通民众“强”吧?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2009年广东两会

更多关于 地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