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鼓励代表履职靠补贴更要靠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7日07:31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据《南方日报》昨日报道,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人大为每位代表发放了1000元的“特别履职补贴”,主要用于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联系人民群众活动中支付的通信、交通、资料等费用和起草、打印议案建议文稿等方面的支出,意在鼓励代表认真履行职务,积极下基层调研。

  应该说,人大代表也是一份工作,也要付出劳动,有的时候这种劳动还要自己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对此给予补贴甚至报酬也属正常,体现了对代表权的尊重。不过,每人发放1000块是否就能够达到更好地鼓励代表履行职务的目的呢?这其中恐怕也要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比追问代表们得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追问他们干了些什么。

  事实上,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代表勤勤恳恳,但有的代表甚至连人大开会都没时间去。至于能抽出时间做调查的恐怕更少。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人大统计,59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去年全年出席会议全勤的竟然只有12人,而出勤率在50%以下的组成人员多达8人。如果能够有区别地、向那些履职积极性较高的代表发放补贴,而不是现在这样平均配置,显然是更合理的做法。

  当然,发放1000元的“特别履职补贴”,而无直接压力促使其充分了解民意,效果也不见得好。有激励也要有惩罚,只有建立起相应的失职追究制度,甚至对不作为者进行处罚,才能促使人大代表更主动地行使职权。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让人大代表们认识到这1000块钱是一种压力———拿了人民的钱,应该给人民多办事。

  不过,人们也曾听过这样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凡是能够用钱来解决的问题,其实都不是真正的问题。”这样看起来,如何让人大代表积极履行职务显然是个真正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会同意:那1000块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些地方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的情况并不理想,出现了代表权力及职能的弱化等情况,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有许多举措比“给钱”更有效果,比如完善选举制度以更充分地体现民意,探索代表日常联系选民的制度等。

  民主政治确实是需要专职人员去做科学调研和论证,金钱和精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如何让人大代表更有精力,更有经济实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广东省人大发放1000元履职补贴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也正是它的意义所在。

  目前人大代表的选举是间接选举,这也没什么问题,但关键在于选民和候选人“亲密接触”的机会不能减少。目前对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日常联系还没有硬性的规定,而要让人民代表尽职,除了发补贴鼓励,还要让选举机制的完善带来他们尽职的动力。

  同时,我国目前的人民代表多是兼职,一般代表自己有更主要的工作,因此其工作只是短期的、兼顾的“业余工作”。如何让代表投入的精力更多一些,有更多的时间去下基层调研,恐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更好的途径,比如进一步公开代表的联系方式或办公地点等,另外,代表们还应主动通过各种便捷途径加强与民众沟通。

  说到底,这1000块钱只是一个象征,意在鼓励代表履行职务。不过,一些人大代表为何仍需要提醒和鼓励?履职补贴或许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但它确实也提醒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与时俱进,作更加深入的改革。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相关专题 2009年广东两会

更多关于 代表 履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