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丁刚
胡锦涛主席出访非洲,引发了西方媒体对中国对非政策的热议,其中不乏杂音。美国《防务新闻》刊登长文,称“中国正加入几个世纪以来的征服者、殖民者、雇佣军和传教士的队伍”,前往非洲寻找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市场。西方对中国对非政策的误判,源于其自身历史的局限。
笔者在比利时工作时,曾读过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传记,对其中有关非洲的一段历史记述印象很深。那是1876年的一天,有个名叫斯坦利的美国记者乘船来到法国马赛港。这位刚刚结束了中非之行的探险者没有想到,接他的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特使。斯坦利与利奥波德二世的诡秘会见,对非洲大陆的变化起了决定性作用。正是他带回的非洲宝藏的信息,让比利时国王垂涎三尺。
随后,利奥波德二世在比利时召开了一个有英、法、德、俄等列强参加的“地理会议”,开始了对非洲的瓜分。通过这次会议,比利时国王把刚果的一部分占为己有,他的血腥统治成为欧洲列强掠夺非洲的一个缩影。
据历史记载,1876年,欧洲列强占领的非洲领土只有10.8%,到1900年,它们已瓜分了非洲的90.4%。这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大掠夺至今仍对非洲和西方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非洲目前的许多冲突大都与当年西方的殖民掠夺相关;另一方面,西方今天的对非政策也没有完全摆脱殖民者的心态。
正是这样的非洲观,使得西方无法理解中国的对非政策。西方舆论虽然承认早年的掠夺是不道德的,但在骨子里却把这种掠夺视为国家崛起的必然选择。用这种历史观来看中国的对非政策,肯定要出现偏差。因此,当他们看到中国的对非政策没有与他们保持步调一致,就会说三道四。
说到底,作为掠夺者的西方也好,自认为救世主的西方也好,体现的都是强权政治。在西方看来,重要的并不是非洲的社会现实,而是西方的政治理念。
正是因为看到了非洲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才采取了与西方强权政治完全不同的对非政策。中国的对非政策有两个重点:一是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非洲,对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二是中非合作始终遵循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从不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谋取自身利益。
对非洲发生的局部冲突,中国也坚持以政治手段为主要解决方式,强调联合国的作用,反对动不动就搞制裁,因为制裁往往会给老百姓带来最大伤害。
正如中国的发展打破了西方历史观的局限,中国应对和解决包括非洲问题在内的国际问题,也采取了基于“和谐世界”理念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可能还不成熟,还需要实践的磨砺,但最关键的是,这种新思路符合当今国际政治发展的主流。
当然,如果西方一味坚持旧的历史观,并据此来解读中国的对非政策,那就难免总是会出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误判了。
作者系北京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