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庞贝:高管限薪涉嫌落空的制度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9日14:51  辽一网-华商晨报

  作者:庞贝

  2月5日,奥巴马宣布了对华尔街的限薪令,次日,中国版的限薪令也应运而生。这样高的效率无疑值得肯定,虽然存在280万元的上限是否依旧过高的争议,但有关部门的行动,确实让民众的心里得到了一丝安慰。

  不过,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是,据2月18日《信息时报》的报道,2007年中行、工行、交行、建行等14家金融上市公司的企业负责人的年薪,并没有达到规定的上限。而民生银行、深发展、中国平安等高管年薪较高的金融机构,却并不在规定中的国有或国有控股之列。显然,这又是一个涉嫌落空的限薪令,因此而起的欢欣鼓舞和激烈质疑无疑都被摔了个结结实实。

  有关部门似乎没有把问题搞清楚,便急于推出了限薪令,显然这跟高效搭不上边,或者说叫“仓促上阵”可能更准确些。因为,衡量一个政策的优劣,人们可能更看重的是实效。如果,不能让限薪令名副其实,则完全有可能引发民众对高管薪酬今后会否向280万元的上限靠拢的担忧。这种“运动式”行政命令导致的典型后果,不仅将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企业高管薪酬较高在世界上都很普遍,并非中国的个案,决非一限便能了之。限薪令涉及的企业多数都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有健全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也就是说,有关部门应该做的或许不是人为地规定一个数额,而是理顺薪酬的形成机制,使其合理、透明,并且要与该高管任职期间企业的发展状况相对应。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只做表面文章,原本就解决不了问题,落空的结果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时下人们比较反感的,不单单是企业高管赚得太多了,更是部分企业高管收入的不透明。他们不明白的是,不少垄断企业的巨额赢利本来和高管自身的能力关系并不大,可这些高管却堂而皇之地握有高薪;有些企业的业绩明明已经下降,可高管的收入却不跟着下降。也就是说,人们更关心的是一个有关公平的问题。如果限薪令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反而造成了高级人才的流失,那限薪令这个大棒就打错了地方,犯下了又一个大错。

  限薪令的无的放矢,除了有关部门行政能力缺乏的原因,还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高度行政化密切相关。把中国足球搞得一塌糊涂的谢亚龙,摇身一变,成了中体产业的肥缺掌门人。这一事实说明,企业高管和政府高官这两种角色随时都可能发生转换,或许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制度困境。

  暂且不论谢亚龙的薪酬会翻几番,因为中体产业的股东和员工们最关心的,首先是谢亚龙能把企业带向何方。很显然,在有关谢亚龙的任命上,我们似乎没有听到中体产业的董事会和大小股东的声音,其实,这也是时下绝大多数央企都必须面对的现实。而在这个现实没有改变的前提下,在从企业内部发出的声音还十分微弱的背景下,限薪令的出台和落空都不会令人意外。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高管限薪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