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评论 > 云南官方邀网友调查躲猫猫事件专题 > 正文
作者:傅达林
现代社会,程序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往往重于实体结果。正是程序之治造就了人们对规则治理的信赖。所以,对于一起特别事件,在证实和证伪同样困难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达致真相的程序就十分关注,并将其公正性与真相的可信度直接相关联。
云南一青年在看守所因“躲猫猫”受伤、不治而亡一事发生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网络舆论聚焦。19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网络发布公告,称将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调查委员会,其中包括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10名。晚22时许,官方公布了调查团名单,由相关部门人员、媒体代表和网民以及社会各界人士代表组成,共15人,于20日启程前往事发地调查。
浏览这份公开的名单,15人中官方只有4人,更难得的是调查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都是由普通网民担任,这显示出云南官方在调查上具有强烈的“避嫌”意识和追求程序公正的勇气。
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发端于网络的争议事件,要平息汹涌的网络舆情,仍需借助于网络。事实证明,正是网民对“躲猫猫”真相的质疑和期待,才将发生在边陲小镇的事件烘托为一件全国关注的社会焦点。现代社会,人们绝不能容忍对事实真相的隐瞒,所以在第一时间,舆论就近乎一边倒地认为,“躲猫猫”舆情井喷源于公众知情权受阻。
真相不可瞒,民意不可欺。既然汹涌的网络舆情发乎网民们对真相的怀疑,那么平息纷争的最佳方式,就是以公正的程序还原真相。以往的经验表明,由官方单方面展开的调查,无论是在程序的公正性还是结果的正义性上,有时难以赢得民众尤其是网民的认同。从去年的“打酱油”、“做俯卧撑”到这次“躲猫猫”,同样的网络热词酿制过程,同样的舆情发生机制,都折射出网络草根对于公共事件中官方调查结果的不信任。鉴于身份的嫌疑,官方公布的调查结果即便不带有任何偏见,也未进行任何“选择性删节”,也仍然难逃被人猜忌。这种应对方式不仅难以平息原有的舆情井喷,反而容易将调查部门自身牵扯进来。而之所以出现这样适得其反的效果,根源乃在于调查程序的公正性缺失。
现代社会,程序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往往重于实体结果。生活中的常识显示,很多人对于正常排队下未能买到所需物品并不气愤,但对于他人的插队行为往往表示出极度的愤慨,即便他能顺利买到自己的东西。因为无论是对于结果公正的保障,还是对于优良秩序的维护,都依赖于“看得见”的公正程序。正是程序之治造就了人们对规则治理的信赖。所以,对于一起特别事件,在证实和证伪同样困难的情况下,在公众心存怀疑又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获知真相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达致真相的程序就十分关注,并将其公正性与真相的可信度直接相关联。
所以说,在应对网络舆情的考验中,官方给出一个真相并非全部内容,关键是如何以“看得见”的方式给出真相。甚至可以说,向公众呈现真相的程序一旦实现了公正,那么也就平息了一多半的质疑。把握住这一点,就不难理解云南省委宣传部为何把原计划的4名网民和社会各界人士代表放宽了一倍。
由此我们也不难预测,虽然舆论对于后续调查仍会出现些许质疑,但至少在程序上,官方征集网民参与调查是一种让所有网民“看得见的方式”,凸显出身份避嫌的程序正义价值。我们更期待,这种对于网络草根舆论的重视和援引,能够成为各地政府在处理舆论事件时的新思维、新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