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调查躲猫猫网上舆情还得网下平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1日07:37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日前发生在云南的两起个案,牵动了舆论神经。其一是李荞明非正常死亡案;其二为吉忠春涉嫌故意杀人案。前者有雷词“躲猫猫”热遍网络,后者因“个人行为”引发关注。这两起个案并无关联,但网民的质疑皆起因于当事警方在信息披露中的一些细节。

  对此云南有关方面迅速作出反应。19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在互联网上发布公告,邀请网友和社会人士参与“躲猫猫”事件调查,由于报名者众,发起单位还临时决定从原定的邀请4人增加到10人。调查的进展也很迅速。20日13时30分左右,调查委员会已经完成了在事发看守所的现场探查。20日上午,晋宁县公安局也公布了该事件的调查结果。

  颇值一提的是,调查委员会还婉拒了晋宁县公安局的午饭邀请,由团员们AA制自行解决。由细节中传递出来的信息表明,这个调查委员会的组织结构、行动原则,决定了它更具独立性。但愿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包括网民代表和社会代表在内的调查委员会各成员,仍能一如既往地拒绝诱惑,公正调查。也只有保证调查的客观公正,才能为后来者留下一个网民参与舆情事件调查的良好范本。

  而相关部门在“躲猫猫”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开放、开明与坦诚,尤其是对网民的信任,同样值得肯定。“躲猫猫”、“俯卧撑”之类的网络戏谑,透露出民众对事件相关部门的某种不信任。要缩短横亘于干群之间的鸿沟,就必须由作为被监督者的公权部门先拿出诚意和信任。当对民意的谦卑和敬畏不再和民众“躲猫猫”了,双方的信任才会重建。

  当然,此番网民参与调查“躲猫猫”事件虽引发了舆论极大关注,但其根源并不在网络,而在司法公正。以中国之大,并不是每宗非正常死亡的个案都能引发关注,如果不是“躲猫猫”这一死因解释太过离奇,纵有网络这一舆情传播工具,也难以吸引舆论对于真相与公正的关注。

  网络舆论不是平地起风云,网络舆论的最终消散,还得依赖于激发网络舆论的网下事件的妥善解决。只要“躲猫猫”一案有公开、透明、合理且具说服力的解释,即便没有网民参与调查,也能够平息网络质疑。因为公众最为关注的,其实还是事件本身,而不是网民参与事件调查这一“具有开创意义的举动”。这次的调查能否具有“开创意义”,也并不取决于网民参与,而取决于之前和公众“躲猫猫”的真相能够及时被找出。

  与“躲猫猫”事件不同,蒙自民警吉忠春与他人因倒车发生纠纷开枪致人死亡一案,被网民质疑的并非仅仅限于吉忠春的行为,更在于事发之后当地公安部门以“吉忠春个人行为”为由推卸单位责任。19日,红河州公安局局长董家禄终于就此事向民众公开道歉,承认公安机关在队伍管理、枪支管理等方面负有责任,公安机关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连带赔偿、补偿责任。(2月20日新华社电)查看20日有关此案的网络舆情,在事件处理走向合法、公正的同时,网络民意渐趋平和。

  网络监督有利于司法公正的达成,而两宗个案,不同的处理方式,指向了相同的地方:以公正、公开平息质疑。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躲猫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