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洁
美国新任国务卿希拉里22日结束了为期三天的中国之旅。作为奥巴马政府首次最高级别的对华访问,希拉里此行被寄予厚望,将对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及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前,希拉里已完成对日本、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访问。
早在希拉里开始亚洲四国之行前,其“违反传统,避开美国外交长期重点的欧洲和中东”做法便备受争议。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希拉里之举意味着奥巴马政府对亚洲政策的调整与重视。但在谨慎乐观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欧洲,特使米切尔访问中东,特使霍尔布鲁克访问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如此广范围的全球外交,应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的集中体现:脱离简单思维的单边外交,进一步扩大对话性的双边外交,并展现新的全球平衡外交。
在奥巴马平衡外交政策下,希拉里此次的中国之行备受瞩目。事实上,自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虽在与胡锦涛主席的首次通话中即强调“没有比中美关系更重要的双边关系了”,但新政府并未发表任何关于中美关系的系统阐述。对华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甚至已影响到新任驻华大使的到任。因此,本次希拉里除了代表美国新政府的友善姿态外,应会就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定下基调。
对此,在会谈后的联合记者会上,中国外长杨洁篪透露,中美两国已就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达成原则协议。相对于布什政府时期的“中美战略对话”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两种机制,新达成的对话机制将扩大非传统的对话领域,除经济与外交领域外,将对安全等领域的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加强合作。而这也回应了未来中美关系的总体走向。
与此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当下,加强两国的经济合作应是希拉里此行的最重要任务。同舟共济,是希拉里在行前接受访问对中国金融支持援助的期待;携手共进,是温家宝总理为双方合作做的回应。当美国绝对实力的下降已成共识与事实,单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带领世界走出自己制造的泥沼。美国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如同《纽约时报》所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核心利益是经济合作,关于台湾问题、人权问题都只是其次。尽管如此,在危机和契机前,两国的合作恐怕还应厘清“人民币汇率及贸易保护主义”等枝节问题。
此外,对于全球变暖等全球性问题,在此次希拉里访华中得以强调,这应是未来两国扩大性合作的新领域。
2009年,正值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回溯过去的30年,两国从竞争对手到利益攸关者,一路波折起伏,如今渐入成熟稳定的合作期。对于此次希拉里代表奥巴马政府的开篇之旅,我们期待这不应仅仅是两国关系调整前的试探,更应是迈向新高度前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