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肖余恨
近日,无锡市政府作出决定,关闭、拆除该市市区1241个报刊便民亭(棚、摊、点)。于是自本周一起,早起上班的无锡市民惊讶地发现,他们再无报纸可买。(见昨日《现代快报》)
无锡市拆报刊亭,用官方的话来说,“一是为了迎接无锡即将举办的某论坛,二是市民对违法占道经营的反感”。后一条,显然是官方自说自话,报刊亭都是当年的惠民工程,经过审批的,怎么就违法了?并且,哪些市民认为这些报亭是“占道经营”,并且反感了?这只不过是为前一个理由,缀上一个“民意”的尾巴罢了,而这个“民意”,显然是不具有代表性的,是伪民意。核心点,不过是前一条,是为了迎接某论坛的举办。
为了顺利召开“某论坛”,顺便给与会者一个靓丽的印象,无锡市不惜血本、痛下决心,准备旧貌换新颜,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将所有的报刊亭进行提档升级。据媒体报道,“崇安区城管局专门聘请了法国设计公司,对中山路上的报刊亭和便民亭进行了设计。”瞧瞧,请的是法国设计公司设计的“报刊亭和便民亭”,人家都已经设计好了,如果走正常的听证、协调程序,那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阻力,干脆,动用城管,将现有的报刊亭以“违法”的名义一并撤除,这样也算是雷厉风行吧。至于后面的事情,再慢慢解决吧。在“论坛”这个大事面前,一切都是小事,不足为道的,这便是无锡市有关方面的真实想法。
为了给外界一个靓丽的印象,不顾现实、不惜违法,甚至不惜以损害政府诚信的形式,强行拆除部分市民赖以谋生的报亭,虽然体现了政府的“强势”,但这种强势,不过是权力的张狂和武断,这种放纵的权力观,恰恰折射了权力在谋取利益时的自卑:有谁说,旧的报亭就让无锡市丢脸了?在我看来,不顾民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视法律为儿戏,视城管为打手的这种作派,其危害则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其实,通过一定程序,比如政府补贴,将旧报亭进行有序升级,这不是不可能。将真实情况告诉市民,想必也会取得市民的支持,何苦以这样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硬拿“违法”和“民意”来作挡箭牌,未免也太视真正的民意为儿戏了!
作者系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