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郁慕湛:煤电顶牛能否倒逼电价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6日09:40   上海商报

  作者:郁慕湛

  提要    煤电之争的根源在于煤价实行市场化定价,而电价却仍然由政府统一制定,在这种不对称的定价机制制约下,双方的利益冲突仍将长期存在。

  牛年伊始,“煤电顶牛”局面尚无改变。国内大型电企大多数只有20多天的电煤库存,可在此之前的“2009年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整整一周,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等五大电力集团和煤炭企业的议价僵持不下,最终一单未签。

  “煤电顶牛”现象由来已久,与前两年所不同的是,由于煤炭需求日趋宽松,谈判中的强势一方由煤企变成了电企。 

  2008年,受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和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煤炭价格先是高奏凯歌,一路上扬至8月底,市场价最高已达年初的两倍。由于煤炭市场整体供不应求。然而,进入9月份,煤炭和焦炭市场需求下降、价格持续下滑,“博弈”的砝码倾向于电力企业。

  从表面来看,这是煤企、电企利益之争,但追溯到更深层次,煤、电价格关系长期未能理顺,是导致“煤电顶牛”的根源,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煤、电矛盾仍将反复出现。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煤、电价格已形成“计划电、市场煤”关系,即源头的煤价已完全放开,实行市场定价机制,而下游的电价却由政府制定。在电煤供应充足、煤价平稳的时候,电、煤价格矛盾相对缓和;若煤、电价格不理顺,一旦煤价巨幅波动,双方的利益冲突仍将长期存在。

  众所周知,煤电之争的症结在于煤价市场化了,而电价市场却没有放开。因此,“煤电顶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按照以往的经验,在各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国家发改委都会出手干预,最终双方达成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因为增值税转型造成煤炭行业税收增加,国家调控煤价的可能性降低;而在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电价上涨又无疑是给企业雪上加霜,因此业内人士普遍对发改委出面协调的结果表示一定的担忧。一些专家表示,如果得不到有效化解,这种僵持的局面很可能要持续到夏季用电高峰来临。

  “如果在价格方面不能得到解决,也希望在经济形势有所好转时施行煤电联动。”一位电力行业业内人士表示。据了解,中国第一次实行煤电联动是在2005年5月份,当时电价上调了0.0252元。而随后的11月份虽然再次满足了联动条件,却未有所动作。

  不过,目前金融危机的负面效应还在蔓延。如果现在施行煤电联动,将给广大企业带来巨大压力。

  煤电价格联动在电力行业未完全进入市场的条件下,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煤电联动只是一种价格定价机制,是缩小煤电矛盾的一个过渡办法。而真正解决煤电之争还是要使电价完全市场化。

  电价改革涉及的利益太多,无论何时改革都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一定影响,然而,不能以此为借口停止电价改革。如果电价形成机制不改,仍将导致电力企业政策性亏损。如果2009年电价得不到理顺,时间将证明,电价上涨带来的社会影响,远远比不上电价违背市场规律所产生的后果。利用市场无形的手进行调整,市场会有自己的更正机制、纠偏机制。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市场经济,根据供需关系,随行就市,政府可以设立高低限,但是方向还是市场化。

  从长远来看,电价的市场化势在必行。由于电价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稳定的重大价格指标,因此电价市场化并不是指电价完全放开,而是由国家指定相关指导价,允许电力、电网企业在规定区间内浮动。当然电价市场化之后,对居民用电、农业用电仍有巨额优惠,这部分优惠可由政府明账补贴。

  当前还是要稳定的电煤供应,才有利于两大行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保障能源安全和国家宏观调控。因此,建议国家积极推进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鼓励煤电以资本为纽带,相互参股办矿、办电,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快资源的整合。同时,当前煤炭市场供应充裕价格平稳,而由于经济衰退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也可能得到缓和,因此当前是电价市场化改革最佳时机,带来的震动将最小。

  (作者系本报首席评论员)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煤电顶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