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木华:大学能否承受扩招5万硕士之重

  作者:欧木华

  原本只有具备数年工作经验才能报考的MBA、MPA等专业硕士学位,今年将首次向应届本科敞开大门。日前,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编制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指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而国务院学位办处长任增林日前透露,教育部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个,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MBA、MPA等也在扩招范围之列。(2月26日《信息时报》)

  看起来这样的扩招很不错,一是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二是让大学生们多了一条职业出路,三是读MBA的费用不菲,很能提高大学的“积极性”。但笔者以为,扩招的一个前提是教育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如果现有师资力量没有本质的突破,扩招5万的大手笔很可能会降低“专业研究生”的含金量,于教育、于大学、于研究生都是不利的。

  我国现在的研究生教育,一个很大的弊端是导师数量不够,很多导师带超过4名以上的研究生,有的甚至10名以上。一位导师带一群研究生的弊端,已经越来越凸显,一些研究生抱怨,直到论文答辩的时候才能见到导师,还有一些“导师”干脆变成了“倒师”,把新招的研究生“倒手”给自己带的博士或者是年资长的硕士研究生去带。师资力量的不够,导致研究生教育呈现出“空”与“虚”的特点。

  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扩招5万专业并不宽泛的“专业研究生”,可想而知,大学为了应对扩招,最快的办法就是:要么是大量将不具备导师资格的教师“扶正”,从而让导师变得满天飞,要么是让现有的导师多带学生,菜不增加,就多双筷子而已。当然,慢一点的办法也有,就是努力培养出有实力的导师,但这需要时间,恐怕不能够适应扩招5万的需要。

  当年的大学生扩招,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含金量的降低,如今,研究生扩招出大手笔,师资力量跟得上吗?当年扩招的大学,甚至出现过租用民房、招待所当教室、宿舍的怪现象。这些问题都能在研究生扩招中解决吗?有人戏说,现在的大学生如同80年代初的高中生,不知道以后扩招的研究生是否等同于80年代的大学生?如果教育质量不能保证,扩招不仅不能缓解就业压力,会直接伤害教育自身。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研究生 扩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