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舒圣祥:硕士扩招拉高等教育为经济殉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10:41  东北网

  作者:舒圣祥  

  日前,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编制200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指出,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将比上年增长5%左右;而国务院学位办处长任增林日前透露,教育部将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5万个,主要用于招收参加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MBA、MPA等也在扩招范围之列。

  十年之前,“扩招拉内需”的美好设想开启了本科生扩招的大跃进步伐,在校本科生规模翻了一倍又一倍。十年之后,在这个金融危机阴霾笼罩之下的年份,硕士扩招的号角似乎又已经吹响。那么,这一次究竟是为了拉动内需呢,还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要不然,就是两者皆有,一箭双雕?

  始于“扩招拉内需”的本科生扩招,缺少类似“医改不成功”那样的官方评价,却带来了有关高等教育学费高昂、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民间质疑,尤其是高校毕业证的含金量急剧下滑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日益困难,已经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说这次硕士扩招是从当年本科扩招“获取灵感”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藉此推断,官方对于本科扩招其实一直都自我评价“很成功”呢?果真如此,相比夹杂疾苦之声与质疑之语的民间评价,差异该是何等巨大啊。

  大学生就业之艰难,今年据说是30年来之最。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就业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应届生整体就业率为36.5%,与之前社会保障部所称力争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尚有很长一段距离。此番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硕士扩招,尤其是,原本需要具备数年工作经验才能报考的MBA、MPA等专业硕士学位,也首次向应届本科生敞开大门,其缓解就业压力之用意,当属十分明显。

  如果说十年前本科大扩招主要是为了拉动内需的话,十年后的硕士扩招则应该主要是为了缓解沉重的就业压力。然则,内需不旺与就业不畅往往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何况硕士教育在两年前也已经全面收费,像MBA之类硕士学位学费更是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硕士扩招对于“刺激教育消费”的拉升作用,大概也是在决策依据之内吧?

  但是,正如十年前本科生的大跃进式扩招,貌似短期解决了公民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稀缺问题,实则制造出了更多的社会问题:毕业证含金量没了,工作难找了,高校逐利了,教授堕落了,大学生浮躁了,困难家庭读不起书了,贷款学生还不起学费了;今天的硕士扩招,会不会第二次踏入同一条错误的河流?

  高校之内,“一把茶壶配N个茶杯”现象已经很严重了,硕士扩招导致硕士学位贬值,或不受企业亲睐,几乎是一种必然。这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更重要的是,把本应迈入社会的大学生继续在高校里关几年,真能解决就业问题吗?两年或者三年之后,就算被扩招的硕士毕业生们能比较容易找到工作,但也不过是挤占了那时本科毕业生们的机会而已。倘使如此“拖延战术”不能解决就业问题,过几年是不是还得进行博士大扩招?直至进行人们调侃中的“烈士”大扩招?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硕士 扩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