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评论 > 2009年全国两会专题 > 正文
本报评论员蔡晓辉
“平等的时代也是空前繁荣的时代,一个我们从未能重现的时代。”以此历史经验看待本报读者最为关注的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保覆盖不公,我们可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于所有的民众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这是扩大内需的有效路径
“两会”今日召开。一年一度的政治盛事,向来为本报万分着意的内容。政治于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不仅仅在于末梢的社保、收入分配等利益分配方面,溯源而上,政治实质上更在于权利和权力的分配格局。民生与民权,从来都是互生互荣的。
也正是这个权利自觉,普通民众对两会的关注度近年来愈发攀高,并逐渐接近两会在政治框架中的实质和本义:从关心新当选的领导人、总理在两会结束日例行的记者招待会、追逐发言别具一格的明星代表和委员,到关注自己选出的代表到底带了什么议案、发了什么言,大会议事日程是否有议论风生的会议效率……也正是这个原因,本报的两会报道近年来一直坚持的一项内容是,调查和收集民众最关心的话题,将之作为一个平台,传达民意。
这个努力如果能对“会外听民声,会内呼民声”的生动政治局面起到一点推动作用,我们将视之为荣幸,也将加倍努力。
从本报在线调查收集的话题来看,普通民众将注意力集中在“让劳动者得到公平待遇、本省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完善社会保障解后顾之忧、医改新方案问题、保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警惕环保问题覆辙重蹈、本省9%的经济GDP增长目标能否实现”这十项内容。这十项问题,包含了住房医疗社保等民生话题,也包括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所凸显的经济话题,更有对本省正展开的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效关注。
本报从数字分析来看,受调查读者对收入分配不公和养老社保覆盖不公的关注度居于首位,这些社会化问题与金融危机之下的经济压力交织在一起,加大了问题的复杂性。单纯以经济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思维惯性,是否能解决金融危机放大下的中国难题?经济学家郎咸平前几日曾言,“如果中国只是有金融危机,那就好办了……可是,中国的问题,基本上都来自于国内。”(2月24日《经济观察报》)
历史不可简单比照,但历史中的经验可以借鉴。对30年代的经济萧条,美国历史学家迪克逊·维克特评论说,“这场崩溃源于多种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多半是对群体福利和个人满足之间自私自利地视而不见。”罗斯福新政中的所得税政策,使美国富人成为新政的最大“受害者”,而蓝领工人,尤其是产业工人则成了最大受益者。2008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对此评价说,“平等的时代也是空前繁荣的时代,一个我们从未能重现的时代。”以此历史经验看待本报读者最为关注的收入分配不公和社保覆盖不公,我们可以说,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在于所有的民众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这是扩大内需的有效路径:让钱尽可能少地流入存钱的高收入群体腰包,尽可能多地流入需要花钱的低收入群体手中。所谓改革要深入,这也是待解之题。而化解目前的经济难题,也必须将经济问题社会化解决。这也是“中国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国内”的一个民生化理解。
具体到我们收集的民意而言,近些年此类表达平台是各类媒体所乐意建立的。但汹涌表达出的民意,如何有效、有序地进入到权力运行机制中去?也许可以如有评论者所言的那样,人大设置一个专门的机构,对这些建议进行处理和反馈。
本报记者也已郑重携带这些民意,寻访代表和委员,以求共识和沟通。但我们认为,最好的渠道在于选民自己的代表的收集和调研,一些代表应该自觉弥补与自己选民的某种脱节,密切两者之间的利益代表关系。这样,民意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博弈力量,才可达到一种政治的和谐。这也是我们对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