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薛涌 (发自美国)
今年两会召开前夕,诞生了一种称呼——“我们的网友温家宝”。这样的标题出现在媒体上,是十年前没有的,是二十年前不可能的,是三十年前不可想象的。
还在不久前,一些“主流”人士攻击网络民意是“非理性”的,甚至声称网络民意不是民意。总理上网,则是对网络民意的一种肯定。也许,网络所反映的民意并不完整;但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媒介能比网络更充分地表达民意,网络民意当然就是重要的民意。
现在很多人喜欢回归传统。那么我们就不妨谈谈中国的传统。根据儒家的解说,《诗经》之由来,乃是上古君王“采诗” 的成果。那时君王为了了解民情,定期派人下去收集民歌,然后根据民歌中表达的情感,判断社会的心理状态、喜怒哀乐,检讨自己为政之得失。这样的故事真实性如何,当然很难考辨。不过,这至少反映了一种政治理想,离现在的民主政治精神也绝非那么遥远。你可以说这些民歌并不全面地反映民意,甚至你可以说只有那些特别愤怒甚至“非理性”的人才唱歌,扭曲了民意。但是你再想想:那时没有选票,没有民调,也没有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为政者如果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体察民意,并以之作为治理的依据,虔诚地遵循“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政治精神,这难道不值得激赏吗?
要知道,总理在网上和老百姓对话,其实不过是个形式更开放一些的记者招待会。你甚至可以说,这仅仅是个姿态,并不是治国本身。其实,即使是西方的民选政治家,也没有在宪政的规约下必须开记者招待会、发表电视讲话的义务。但是,就算是最不爱见记者的小布什,也不得不运用这一形式。用现代的语言说,这是政治家和选民沟通的基本渠道,关系到政府的信誉。用中国古代的政治词汇来说,此乃为政之“礼”,是政治合法性的象征。
二十多年前,Benedict Anderson出版了题为《想象共同体》的名著。在他看来,国家权力之所以能在领土之内有效运行,还在于在这个领土上生活的人们有一个“想象共同体”,即他们的国家认同:彼此之间不管有多少冲突、多少分歧,但归根结底都觉得大家在同一条船上,属于一个国家的公民。这种“想象共同体”生成的一大因素,就是公民对共享的媒体的参与。网络也许是强化这种“想象共同体”的最好媒介。国家每每要借助这种“相象共同体”所激发的同舟共济精神来渡过危难。去年四川大地震中中国公民所表现的公共精神,就是一个例证。不能否认,现在网络上宣泄、谩骂的成分非常多。但即使如此,网络还是帮助网民们在“想象”之中建立了对我们这个国家的“所有权”,使他们把“国”当成自己的“家”。也会激发他们逐步把这种想象中的所有权落实。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和保卫网络所创造的参与性的舆论空间。
我们不妨对比一下,三十年前,领导人大多还停留在作讲话、下文件的水平上。如今则是总理上网,和老百姓对话。这也许还处于上古“采诗”的阶段,但标志着为政者和公民分享着一个“想象共同体”。这实在是二十一世纪中国为政者当守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