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往好处想,并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自我麻醉,而是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们要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既认识我们的短处,更要认识到我们的长处,更加坚定信心,谋划长远。
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肯定是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这几天,和两会有关的新闻,也多涉及保增长促就业的话题。面对危机,温总理强调说,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
危机面前,如果我们多往好处想,多看看危机中潜藏的机遇,信心或许会更足。事实上,能激发我们信心的因素还是很多的。
咱们中国并不是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正因为此,我们的主流媒体常说的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这个提法是很有分寸的,只是“冲击”而已,我们这里并不是旋风的中心,只是受到了影响。相反,这场金融危机可能还潜藏着巨大的机遇。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等大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要么是零增长,要么是负增长,而咱们的目标是“保8”。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如果西方主要经济体在较长时间内徘徊不前,而中国经济能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可以设想,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分量将会相对提升,竞争力也有可能增强;危机后的新世界,也许还有建立经济新秩序的可能,这其实都是机遇。这样来理解,信心也就多了。
大家都知道,为应对危机冲击,中国推出了四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相当一部分投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上,包括铁路、公路、水利设施等等。要知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基础设施是早晚都得建的,相比之下,抓住现在这个机会建,要比国际油价100多美元时建,成本肯定会大大下降。眼下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这对正在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的中国来说,是一个节省建设成本的机遇,省出的钱可以干更多的事。经济有红火的时候,也有低落的时候,但如果我们能利用建设成本下降的短暂机遇,把该建的基础设施都建起来,那么这次危机,对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说,也算是个机遇吧。
另外,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对我们是一个及时的提醒。比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问题,垄断行业的改革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问题等等都亟待加速。如果金融危机的冲击,能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必须加快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改革,并认识到只有改革才是走出困境的最好办法,进而在改革中化解各种各样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那就能为以后的发展积蓄巨大的力量。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遇呢? 机遇当然不止这些。为应对危机冲击,国家已经出台了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政策,有的已经初见成效。两会上相当多的提案议案都和应对危机保障民生有关,相信代表委员们一定能拿出智慧,为应对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更多的好建议,带给我们更多的信心。
多往好处想,并不是盲目自信,更不是自我麻醉,而是说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们要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既认识我们的短处,更要认识到我们的长处,更加坚定信心,谋划长远。